中部10所大學聯盟 共推氣候教育宣言
5日適逢世界環境日,為確保所有在各大學受教育的學生都能接受良好氣候變遷教育,中部10所大學聯合簽署2024「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攜手合作推動氣候變遷與永續發發展教育,實現大學教育學界淨零排放的承諾,並展示各校績效與成果。
應具備氣候素養
「中台灣大學系統M6」暨「中區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跨校聯盟」共10所大學校長和副校長們,5日下午齊聚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簽署這項宣言,主要內容包括確保所有在各大學受教育的學生,都能接受良好氣候變遷教育,畢業生都能具備氣候素養與相闗技能。
除了需培訓並支持教師以提供優質的氣候變遷教育,並整合資源及尋求資金,推動跨校合作和資源共享,開發聯合課程及研究創新,分享最佳實踐及創新技術。並將建立跨校工作核心團隊,定期評估、分享成果。
大家更為地球著想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主持簽署會議時表示,亙古時代地球上沒有人類,如今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如果不保護好地球生態環境,能保證未來地球上還有人類嗎?各大學培養的學生,未來畢業後都有可能成為各領域的領袖人物,如最近很熱門的新聞人物黃仁勳,回台號召要建設台灣成AI科技島。
「學習氣候環境永續教育,並不能讓學生提升技術賺錢」,但洪明奇說,以科學為基礎的氣候變遷教育,涵蓋倫理、文化、政治、社會和經濟層面,學生應具備相關的知識素養。
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也表示,為地球與環境盡責是一種生命哲學,需落實在教育與生活行為的改變上。靜宜已投入相關課程教育、並在校園推動生物多樣性計畫,「萬物皆一體」,讓學生在校園生活與生命教育中體會並學習。
從校園用電開始
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則舉暨南為例說,過去因校區海拔較高,暨南在夏天都不用裝冷氣,但如今氣候變遷,天氣一熱,學生便受不了,如今暨南也只得裝上「冷暖氣機」,但為了彌補用電,學校已推動在各大樓建置太陽能板,連停車場上也安裝;另也協助南投附近茭白荀溫室種植改以LED燈,以節能減碳。
此次參與大學共有中國醫藥大學、靜宜、暨南、逢甲、亞洲、東海、中山醫大以及勤益、弘光、南開等科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