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百億賭王」林秉文潛逃未列查緝專刊?刑事局:未獲法院發文

詐團「藍道」替收賄前所長求情 稱兩人感情好「願刑度都加我身上」

台股暴跌逾500點 公股及政府資金單日進場低接逾百億

護理人力荒 249名弘光科大護生加冠宣誓投入護理志業

弘光科大舉辦加冠典禮,249位護生宣誓投入護理志業。記者游振昇/攝影
弘光科大舉辦加冠典禮,249位護生宣誓投入護理志業。記者游振昇/攝影

母親節當天5月12日是國際護師節,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昨下午舉辦加冠典禮,為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理科、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共249位學生加冠。

人口老化,世界各國都面臨護理師荒,加冠會場249名護生在燭光傳承儀式後一起宣誓時,展現對投入護理志業的信念及熱情,令人動容。

因應人口、勞動力雙重老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各國每年新增培育8%護理人力投資,衛福部推估我國至2030年,需增加至少5.5萬名護理人力。弘光科大副校長蘇弘毅在加冠典禮致詞表示,有鑑於護理人力缺乏,今年國際護理協會(ICN)的國際護師節主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護理創造經濟實力」,強調健康照護帶來的經濟實力,可造福人類和社會。

蘇弘毅說,護理是弘光科大創校的基石,創校近57年來為醫療界培育出無數對護理工作有熱情、堅持與負責的人才,畢業校友深受業界稱讚,在社會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守護社會大眾健康。他期勉接受加冠的學生,加冠後是服務助人的開端,要秉持弘光人「以人為本、關懷生命」的精神,把所學的紮實護理技能充分發揮。

護理系進修部大一學生劉穎樺為一圓成為大學生的夢想,她表示,15年前完成護理養成教育,至今持續在護理崗位繼續努力,即使臨床護理師工作很辛苦,但熱愛「護理」工作的初衷,讓她能堅持至今。為了一圓成為大學生的夢想,決定再次踏入校園與兒子共同學習,自我精進,也能陪伴兒子一起成長。

護理系日間部大二學生周珈伃原是熱衷於運動的選手,她說,在一次比賽中遭遇挫折且受傷,心中充滿失落與沮喪,治療過程中,一位慈祥護理師姐姐給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協助身體康復,更時刻關心情緒起伏,儘管治療結束後無法重返賽場,這段經歷卻讓她看到了新的學習方向,期望未來能夠成為像那位姐姐一樣的護理師,用愛心和關懷照顧家人、病患,給他們所需的力量。

護理系日間部大二學生陳宣妘說,高中學測完一直不知道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剛好姊姊是弘光科大護理系的畢業校友,常分享就讀護理系及在醫院工作的經驗,護理對姊姊而言,不僅是工作,從中得到的成就感與被信賴感更富足了心靈。她得知目前台灣護理人力缺口越來越大,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在醫療前線付出的護理師,也期許自己能因此更好。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昨下午舉辦加冠典禮,弘光科大老師為學生加冠。記者游振昇/攝影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昨下午舉辦加冠典禮,弘光科大老師為學生加冠。記者游振昇/攝影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昨下午舉辦加冠典禮,典禮上進行燭火傳承。記者游振昇/攝影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昨下午舉辦加冠典禮,典禮上進行燭火傳承。記者游振昇/攝影
弘光科大舉辦加冠典禮,249位護生宣誓投入護理志業。記者游振昇/攝影
弘光科大舉辦加冠典禮,249位護生宣誓投入護理志業。記者游振昇/攝影

人力 護理師

延伸閱讀

5.12國際護理師節:期許建立良善的職場氛圍

李世凱受臨床挑戰吸引 成首名獲專業貢獻獎男護師

影/國際護師節 朱立倫呼籲讓護理人員得到合理待遇

華醫科大護理生加冠 57歲司法退休人員成「男」丁格爾

相關新聞

靜宜獲選教育部青年署「青年職輔中區召集學校」 促校際產學合作

靜宜大學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評選為「114年青年職涯輔導中區召集學校」;職涯發展暨產業促進處魏清圳職產長表示,靜宜任中區召...

大陸明星趙露絲母校明道大學何去何從?彰化立委盼地方接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到明道大學考察,縣長王惠美趕到,再次請行政院通過彰化縣政府接管明道大學,配合相鄰99公頃彰南產業園區整...

頂大成績通膨嚴重 台大A以上學生近6成

台大大學部學生「A及A+」占比高達五成九,台灣師大A以上占比六成四,「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影響學術聲譽,求職與申請國外研...

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班今年將招生 台師大教授不看好

70年歷史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被譽為科大校長搖籃,本欲功成身退停招,後教育部出面協調,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

印尼親王TEJO親手鑄劍送虎科大 直言台灣是他的第2故鄉

印尼親王K.R.A.TEJO BAGUS SUNARYO,同時也是梭羅王室宮廷藝術文化總監,應虎尾科技大邀請今天來台拜訪...

能起課業警示作用 全台114所大專校院仍有學業退學制

監察院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國內148所大專校院實施退學制度,以學分數不及格作為退學條件者有114所、占77%,其中又以連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