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男照顧病妻租屋處雙亡 家屬哀慟「夫妻感情好」:為補助才離婚

台積電在美6廠若全完工 經長郭智輝鬆口:供應鏈恐外移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聯電捐款整修 清華大學劉炯朗館完工啟用 大廳藏巧思

為緬懷2020年辭世的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聯華電子公司於2021年捐款給國立清華大學,整建校內資電館,並在整修後更名為「劉炯朗館」,25日完工啟用。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前左4)、劉炯朗夫人張韻詩(前右3)、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前右4)與清大前校長賀陳弘(前左3)等人到場剪綵。(清華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13年4月25日 中央通訊社
為緬懷2020年辭世的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聯華電子公司於2021年捐款給國立清華大學,整建校內資電館,並在整修後更名為「劉炯朗館」,25日完工啟用。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前左4)、劉炯朗夫人張韻詩(前右3)、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前右4)與清大前校長賀陳弘(前左3)等人到場剪綵。(清華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13年4月25日 中央通訊社

為緬懷2020年辭世的清大前校長劉炯朗,聯華電子公司於2021年捐款給國立清華大學,整建校內資電館,並在整修後更名為「劉炯朗館」,今天完工啟用。

清華大學舉辦「劉炯朗館完工啟用典禮」,聯華電子董事長洪嘉聰、劉炯朗夫人張韻詩、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清大前校長賀陳弘等人到場剪綵。

高為元致詞表示,常聽學校教職員分享「劉前校長非常幽默,笑口常開」,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到劉炯朗館典藏室,透過劉炯朗的著作學習,也感謝聯華電子的捐贈,希望未來能與聯電一起培育更多人才。

洪嘉聰表示,劉炯朗與聯電淵源極深,曾任聯電獨董及董事達15年,對董事會治理貢獻良多,目前聯電董事會9名成員中有2席為清華教授,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名清華校友加入聯電,且聯電與清大長期進行產學合作計畫案,聯電與清大密不可分。

洪嘉聰指出,除捐款整修「劉炯朗館」,聯電也從去年起捐助清大「聯電劉炯朗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並協助優秀博士人才發展及投注創新研究,進而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奠定基礎和競爭力。

清大提供新聞資料表示,劉炯朗館翻修工程包括大樓外牆翻新,改善水電設施、換新冷氣空調設備、及洗手間全面翻新,館外廣場增設座椅區,讓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及舉辦營隊等活動,室內1樓設典藏室,展示劉炯朗著作供師生自由閱覽。

清大指出,劉炯朗館大廳還有1面能呈現雙重影像的雷射浮雕牆,從右方可看到劉前校長開朗慈祥的面容,左方則顯現他最知名的離散數學公式,是1件別具意義的公共藝術品。

捐款 清大 清華大學

延伸閱讀

聯電:庫存逐漸回健康水位 電腦、消費等領域將回穩

聯電2024年第1季EPS 0.84元 配息3元

清大護眼研究發現 電腦螢幕白底黑字易疲勞降專注度

聯電、聯發科法說 市場焦點

相關新聞

影/中山大學宿舍水溝淪馬卡道澤蟹墳場?環保局公布會勘結果

台灣特有種「馬卡道澤蟹」僅生存在高雄柴山,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