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土地被鄰居占用...嘉義女索賠1180萬天價 地院判賠僅29元

尹錫悅已確認遭逮捕:南韓首位在任內被捕的總統

尹錫悅被捕!南韓公調處證實:已執行逮捕令

養殖魚塭吸碳或排碳? 中山大學全國獨創碳排測量儀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前左3)團隊研發碳排放測量儀器,與同系教授劉莉蓮(前右2)團隊合作,實地量測台灣西南部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發現放苗、養成及收穫期各階段,與日夜不同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濃度皆有差異。(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前左3)團隊研發碳排放測量儀器,與同系教授劉莉蓮(前右2)團隊合作,實地量測台灣西南部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發現放苗、養成及收穫期各階段,與日夜不同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濃度皆有差異。(中山大學提供)

虱目魚和文蛤養殖池是吸碳或排碳?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與教授劉莉蓮團隊合作,實地量測臺灣西南部三地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發現放苗、養成及收穫期各階段,與日夜不同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濃度皆有差異。

此創新測量技術蒐集實證資料,可測量範圍涵蓋魚塭、潟湖、河流及水庫等水域環境的碳排放,應用層面廣泛,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中山大學海科系團隊自主研發測量儀,首度完整紀錄臺灣虱目魚池與文蛤池在整個養殖週期的吸碳或排碳變化,並可提供即時監測資料,期望能以科學實據幫助致力科技養殖的漁民兼顧生計與生態,並作為政府制定碳排放政策時的參考依據。團隊發現,虱目魚池在整個養殖週期均排碳,而文蛤池在放苗階段吸碳,在養成中期到收穫階段轉變為排碳;總體來說,低密度文蛤池仍是吸碳的微弱碳匯。

黃蔚人推論,這是由於文蛤養殖池沒有額外添加飼料所致。文蛤以藻類為食,藻類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大於文蛤造殼時水體產生的二氧化碳變化。但若文蛤池以人為調控方式添加飼料養殖,則可能會由於剩餘飼料腐爛與生物分解作用後,產生二氧化碳而使水體轉為排碳。不過每個物種的個體生命週期、養殖方法及整個生態系統產生的碳排放計算十分複雜,細節仍在解析中。

黃蔚人進一步指出,除了養殖的水產物種特性與環境會影響碳排放多寡外,溫度、風速和日夜不同時間也會有所差異。測量的結果顯示,與夜間相比,白天風速較高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高,可據此制定更完善的養殖方式及減碳策略。「過去其他測量因安全考量,只在白天採樣,所以準確度和完整性較低,也無法反映整個養殖週期碳排放狀況。」

黃蔚人強調,採樣的系統性及連續性非常重要;團隊研發的測量儀獨創水氣平衡器,使用探針和管線在密閉的循環管路測量水氣的交換情形,每10分鐘記錄一筆空氣和水平衡之後的氣體濃度,連續觀測24小時以上,在一直循環的狀態下將內外壓力差做到一致,困難度高且需要專業技術。

延伸閱讀

中山大學獨創測量儀 實測養殖魚塭吸排碳量

嘉義男子整理魚塭遭活埋 送醫搶救

驚!嘉義男整理魚塭下溝檢查 上方土石突鬆動遭活埋

中山大學碩士班招考錄取率創新低 這一所「210人搶4名額」僅1.90%

相關新聞

台師大與加州理工學院攜手 將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突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極低溫下,磁場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中產生的極...

靜宜獲選教育部青年署「青年職輔中區召集學校」 促校際產學合作

靜宜大學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評選為「114年青年職涯輔導中區召集學校」;職涯發展暨產業促進處魏清圳職產長表示,靜宜任中區召...

大陸明星趙露絲母校明道大學何去何從?彰化立委盼地方接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到明道大學考察,縣長王惠美趕到,再次請行政院通過彰化縣政府接管明道大學,配合相鄰99公頃彰南產業園區整...

頂大成績通膨嚴重 台大A以上學生近6成

台大大學部學生「A及A+」占比高達五成九,台灣師大A以上占比六成四,「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影響學術聲譽,求職與申請國外研...

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班今年將招生 台師大教授不看好

70年歷史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被譽為科大校長搖籃,本欲功成身退停招,後教育部出面協調,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

印尼親王TEJO親手鑄劍送虎科大 直言台灣是他的第2故鄉

印尼親王K.R.A.TEJO BAGUS SUNARYO,同時也是梭羅王室宮廷藝術文化總監,應虎尾科技大邀請今天來台拜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