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分享兩岸大學宿舍5大差別 大陸「洗澡要插卡」讓眾人一致力挺

台灣有不少學子會到中國大陸求學,但即使語言相通,一些文化和生活習慣還是有所不同。有網友在Dcard分享一位在大陸讀書的台灣大學生影片,介紹兩岸大學宿舍的5大差別,其中洗澡要付錢這件事讓眾人最有感。
影片中首先提到「蚊帳」,每個床鋪位置都有裝設支架,讓學生可以綁蚊帳,但在台灣卻沒什麼看過。第二個是「掃碼洗衣」,不管是洗衣或烘衣,只要用微信或支付寶掃一掃,馬上就可以下單,不需要準備零錢,更方便的是衣服什麼時候洗好,都會在微信上通知,讓學生可以放心做其他事情。
第三點是「洗澡要插熱水卡」,從影片中看到浴室裡每個隔間都有裝設一台插卡機,洗澡前要先插「熱水卡」,而且洗一次澡要1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元左右,讓這名台灣大學生覺得不方便又浪費錢。第四點「刷臉」,這名大學生說進出校園都要刷臉,這樣就不需要像台灣要帶一堆卡。第五點「點外送」,校園裡有設置外送櫃,學生不用跟外送員約時間取餐,對方只要把餐點放在櫃子裡,學生再自行去掃碼開櫃取餐,相當方便。
對於洗澡洗衣要付錢,多數人都表示贊成,「使用者付費,沒毛病」、「收費的部分,滿多國家廁所也要收費不是嗎?」、「正常啊~你去歐洲國家上廁所大多也要付費」、「感覺這樣很正確耶,既可以杜絕浪費,又可以讓收費透明」、「使用者付費,支持啊,還能減少浪費」。
不少過來人也分享經驗,「有時候飲水機熱水也要(錢),可是在他們東北地區不一定每天洗澡,冬天零下20幾度,很難每天洗」、「那個卡的使用額度好像有上限,有人會忘記拔,但一次最多扣款應該是不會超過5塊人民幣」、「他們連抽衛生紙都要微信掃碼做任務」、「洗澡那個是為了不讓你洗太久以及不要浪費水喔!中國人口真的太多了,大家課也很滿,所以尖峰期洗澡幾乎每天都要排長長隊伍,洗澡計時付費我覺得蠻不錯的」、「日本也有喔,一次200日幣可以用10分鐘,我的學校全部都是單人宿舍,所以房租一樣貴,另外還有公共澡堂,可以泡澡的那種,一次300日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