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聲援國民黨「戰獨裁」遭洗版 秋鬥:不因政治潔癖缺席

「借住弟弟家」突失蹤!老翁陳屍大安區公寓水塔內...住戶慘喝2天屍水

后里馬場自行車業者搶客大亂鬥! 8人受傷送醫

9成企業難覓合適人才 台大邀71家公司商討缺工解方

因應人才短缺問題,台灣大學攜手台積電、台達電、鴻海、富邦金等產業龍頭,倡議產學共育人才,藉由產學共育為台灣產業發展部署關鍵人才。圖/台大提供
因應人才短缺問題,台灣大學攜手台積電、台達電、鴻海、富邦金等產業龍頭,倡議產學共育人才,藉由產學共育為台灣產業發展部署關鍵人才。圖/台大提供

根據2023 ManpowerGroup統計,台灣高達90%的企業難以找到符合需求的人才,連續2年高居世界之首。國立台灣大學日前舉辦「人才永續 產學共育」倡議活動,邀請130位企業代表與會瞭解企業進用新人計畫,掌握企業用人需求與期待,商討大缺工時代解方。

人力銀行調查,企業欲透過校園經營,如實習等管道延攬人才的意願創4年來新高。台大舉辦人才永續 產學共育」倡議活動,邀請71家企業如科技業台積電、台達電、鴻海,以及金融業如富邦金、中信金等執行長、人資長齊聚,出席參與倡議的企業市值合計占台股近五成,除本土企業外亦包括輝瑞、ASML等國際企業。

台大副校長丁詩同表示,台大每年投入許多資源,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成為改變社會的未來領導者。也非常感謝企業與台大合作,將產業的實際需求帶到學術殿堂,共同培養人才,為台灣社會發展帶來更好的貢獻。

與台大攜手倡議「產學共育」的企業近期也已積極備戰人才。台大表示,如台積電攜手台大,推出半導體學程培育兼具實作及研發人才;台達電子近年來亦深耕校園,除了與台大成立聯合研發中心,也與職涯中心合作ESG跨域人才引路人實習計畫;輝瑞因疫情顛覆產業模式亦調整人才策略,與台大除了醫藥產學合作外,亦擴充跨域人才產學共育。

台大學務處職涯中心搭建校方與企業「產學共育」平台與橋梁,每年春季固定舉辦校園徵才博覽會外,將以此次倡議為起點,推動「台灣引路人實習計畫」,由企業主管擔任企業導師,學生進入職場學習問題解決和決策能力。

台大也表示,未來將攜手企業共創未來人才培育發展合作專案,藉由產學共育為臺灣產業發展部署關鍵人才,打造永續競爭力。

台大 台積電 實習

延伸閱讀

科技男找工作怨高雄一片低薪 在地人揭「血淋淋事實」:台積電設廠也沒用

【重磅快評】鄭文燦消費台積電 今年還要再自爆一次?

業者籲開放移工! 專家憂觀光旅宿業這「2點」 未來更徵不到人

台積電最新技術留台中?盧秀燕曝:應是2奈米以下製程

相關新聞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