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分鐘內測得茶多酚濃度 嘉大研發偵測器喝茶更健康更科學

嘉義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江政達與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志誠研究團隊,研發出「量測茶水中茶多酚濃度的偵測器」,以滴定法方式量測茶水中茶多酚的濃度,有別於以往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的測量方式,能在數分鐘內得到測量結果;完整之研發設計與結果已收錄於IEEE Sensors Journal知名國際期刊。
隨著食安事件頻傳,國人日益重視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中有關致癌風險的因子更容易受到關注,自由基是其中一種導致癌症的因素,來自高熱量或油炸類食品等,茶多酚是能夠消除人體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質,透過飲茶攝取茶多酚已成為一項熱門議題。
嘉大電機系教授江政達表示,該項研究的動機主要來自於平日喜愛喝台灣高山茶,在與食品科學系陳志誠助理教授共同探討茶葉的議題時,發現茶飲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促進心血管健康、提升免疫系統及抗發炎等諸多益處。飲茶不僅是種休閒消遣,也能維持體內健康,因此開始思考設計轉換電路,製作能夠量測茶飲中茶多酚濃度的偵測器。師生經過為期1年半的研發過程和實驗,成功製作出偵測器,可協助量測人員節省大量時間,快速了解茶多酚濃度。
嘉大電機系學生吳聖民與黃子軒表示,比色法、HPLC、薄層色譜法及伏安法等,也是測量茶飲中茶多酚濃度的方法,但為能夠快速且方便得知茶水中茶多酚的濃度,採用反應時間短、對儀器要求不高且操作簡單的「滴定法」進行研發,將茶葉泡水後所得到的滴定溶液連接至轉換晶片,因其溶液中離子濃度不同,進而產生溶液中導電度之改變,最終導致電壓之變化。茶多酚濃度偵測器,是利用晶片的頻率輸出,從而得知茶飲中茶多酚濃度,不但成本相對較低且速度較快,有別於以往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的測量方式,此偵測器能在數分鐘內得到測量結果。
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志誠表示,茶多酚是茶中重要的活性化合物,根據前人研究,在疾病治療以及預防上都有不錯效果,如其抗氧化及抗發炎等特性,更有其他研究發現茶多酚除可抑制非小細胞肺癌,並有輔佐抗肺癌標靶藥物治療的效果,隨著這些研究的深入探討,茶飲中茶多酚的快速、方便檢測顯得更加重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