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民年金落日條款10月退場 國保、勞保年資併計15年享雙年金

亞運男籃/阿提諾首戰繳雙10 中華隊81:62輕取香港

陳零九損失15%資產!香港幣圈JPEX詐騙案燒到台灣 金管會說話了

台首大末代畢業典禮倒數 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

台灣首府大學末代畢業典禮倒數計時,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記者謝進盛/攝影
台灣首府大學末代畢業典禮倒數計時,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記者謝進盛/攝影

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對象的台灣首府大學,確定今年7月底退場,末代畢業典禮本周六(10日)舉行,畢業生有共187人,在校生40人也將由教育部協助轉學,設校23年的台首大將正式謝幕。

台灣首府大學前身為致遠管理學院,2000年在台南麻豆創校,2010升格改制為大學,全盛時期學生人數逾9000多人。後不敵少子化巨浪,學生人數銳減,又因疫情衝擊,校務資金缺口無力負擔,校方去年5月宣布停招,7月逕宣布停辦,震驚各界。

去年9月由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改善期限至2024年5月底,指派已退場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代理校長林博文擔任代理校長迄今,已確定今年7月底退場。

雖然學校關門在即,台首大相關校務推動如常,最後一次的畢業典禮安排在了6月10日辦理,畢業人數 187 人(含碩士18人),目前還有在校生大二、大三40人,為安置這些學生,教育部周三7日將南下辦理說明會。

校方表示,屆時有意爭取的鄰近院校都會派員與學生面對面接觸,學生確定安置學校意願,就會安排學籍轉移,保障學生修習學分,安置的學校都會全部承認,現有教職員70人在7月底將全數離校。

「未來沒有母校,真的有失落感。」將畢業餐飲學系的女學生苦笑說,日前已在南市某烘焙坊找到工作,畢業後就要去上班,希望未來有自己的店,她說感謝學校用心照顧,遺憾的是,讀了4年的大學未來就此消失,說不感傷是騙人的。

另名大二男學生則說,現在心情忐忑,最大希望轉學順利,「不要離家太遠」。

台灣首府大學末代畢業典禮倒數計時,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記者謝進盛/攝影
台灣首府大學末代畢業典禮倒數計時,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記者謝進盛/攝影
台灣首府大學末代畢業典禮倒數計時,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記者謝進盛/攝影
台灣首府大學末代畢業典禮倒數計時,教育部將南下安置學生轉學。記者謝進盛/攝影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教育部 畢業典禮 台灣首府大學

延伸閱讀

閩南語沉浸式教學連結課程與在地 213校受惠

調閱學倫審議報告未果遭批「說謊」 教育部回應了

曾在矽谷失業領救濟金 蔣萬安勉文大畢業生:永保生活熱忱

開南大學畢業典禮 張善政分享宏碁頂尖雲端、貴人經驗

相關新聞

雙語大學計畫 新增政、清、台科大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

獨/首年補助7.7億! 重點培育大學增3校 政大、清大、台科大入列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開跑,教育部表示,第二期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得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

台日半導體合作 陽明交大攜工研院、九州大學簽MOU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7)日就半導體、智慧載具、綠能三大領域,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達成共識簽定備忘錄,未來將攜手三大...

資通訊外加名額 台清交被調降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一○九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百分之十...

獨/國立大學資通訊外加名額砍半 台清交113學年減招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109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10%招生...

陽明交大「外加名額」開中醫學系 醫學會:突破總額管制更混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加名額」開中醫學系學士班,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今天呼籲落實高等教育醫事人力總額控管,避免人力失衡,衛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