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原民生提反歧視4訴求 校方承諾設小組研議

台大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出現「火冒4.05丈」布條,疑影射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圖/台大學生會提供
台大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出現「火冒4.05丈」布條,疑影射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圖/台大學生會提供

台灣大學學生會日前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出現一幅「火冒4.05丈」布條,影射原住民升學優待制度。多名原住民學生今天連署,提出4點反歧視訴求,校方承諾設置小組研議。

台大學生會日前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開放學生自製布條懸掛於校園內,出現一幅「火冒4.05丈」的布條,改寫自成語「火冒三丈」,3乘以1.35倍就是4.05,影射「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中,讓取得原住民語言認證的原住民學生,可以在升學管道中加分35%。

上述布條引發討論,關注此議題的學生組成反歧視行動小組,從19日開始,連續舉辦多場短講活動,邀請學者專家及學生現身說法,呼籲各界重視原民權益,今天下午舉辦最後1場次,並正式向校方提出反歧視意見書,要求成立族群平等委員會;增聘具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的輔導人力;校方於重大場合「向原住民族致意」;落實「全民原教」,讓全體師生都能認識與尊重多元族群。

原住民族學生Mayaw Ka'yok短講時,一度哽咽到無法說話。他自陳在醫學院6年,每堂課都非常努力,就是想展現自己夠格當台大學生,但還是得不斷面對主流師生的不理解,在升學主義下,人們只在乎成績,卻沒思考背後結構性的問題。

台大原聲帶社社長Lumaf(曾冠剴)表示,他曾被揶揄是「加分仔」,被同學問「會不會帶開山刀出草」,每一句話都讓人感到心痛。原民學生常要面對內部、外部的懷疑,希望校方正視制度和營造友善環境。

排灣族學生Miljin(謝語謙)表示,很多人光是要坦承自己原住民的身分都有很多考量,深怕被人知道了,就會被加諸許多刻板印象。她高中時,有同學把自己考試失利發洩在原住民加分上,難以溝通。到了台大,還是時常看到網路揶揄「一分耕耘,一點三五分收穫」、「讀台大不是很聰明,就是原住民」,貼文下方的每一個讚,都讓她心痛。

活動中,台大校方由學務長朱士維出面接受陳情。朱士維想和師生一同在布條蓋下象徵反歧視的黑手印時,還一度遭婉拒。現場學生不斷喊口號呼籲校長陳文章出面,但最終陳文章仍沒有出現。

朱士維在現場承諾,校方會成立工作小組,邀請各界一同討論相關議題。他並提到原民生提出的4項訴求中,有幾項已經在做,例如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一直在致力推廣「全民原教」。

朱士維呼籲學生,不要將學校放在對立面,校方一定會盡最大善意溝通、落實相關訴求。他承諾會邀請專家一同探討加分制度的背景脈絡,做出完整的說明論述,並在全校平台上發表。活動最後,朱士維終於在學生答應下,如願蓋上黑手印。

原住民 台大

延伸閱讀

碩博生比率不足1% 台大原民生哽咽:歧視讓人不想待在校園

「火冒4.05丈」爭議續燒 台大原民學生盼反歧視、去汙名

消弭醫療照護不均 立院三讀定期調查原住民族健康

王鴻薇爆明星檢察官參與im.B飲宴 高檢派前廉政署長負責調查小組

相關新聞

東華校舍重創 擬延長遠距教學

國立東華大學地震中遭重創,校方評估最快9月才能局部恢復,正與師生溝通,課程不排除改採線上及實體的混成教學;也將成立善款監...

中大打造新代AI地震預警系統 3秒可供各縣市震度

台灣地震頻,為讓國人更即時掌握地震資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

學士後醫學系「開了另扇窗」 清華大學首屆醫學生今披白袍

國立清華大學首屆學士後醫學系21名學生完成2年學業,今天校方舉辦授袍儀式,學生們在親友師長的見證下,逐一披上白袍、掛上聽...

高中生考量家境 選擇留鄉上大學

台東高中應屆畢業生郭士豪成績優異,但考量父親早逝,母親獨扛經濟重擔又體弱多病,繁星甄試將台東大學放在第一優先,準備未來4...

為何家世背景好的小孩「都不念電資」?過來人揭殘酷真相

理組學生畢業就職後,可以獲得較高的薪資待遇,吸引不少人學生選擇理組就讀。不過,一名網友發現,就讀電資系的學生,家庭背景似乎都很普通,若家庭背景好的,似乎都選擇法律、商管等科系,好奇為什麼有這樣的情況?貼文一出後,也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通識課「買二手書」老師要扣分 網友曝暗黑真相:不好說的小外快

大學生有不同省錢招數,買二手課本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一名女網友透露,通識課的老師要求同學統一買書,如果不和相同廠商訂購,成績就會受到影響,讓她傻眼質問合理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