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民黨擬大砍業務費剩1元 數發部警告影響資安:衝擊公眾利益

這兩張卡發威!玉山銀再奪11月發卡王 中信銀、永豐銀分居二、三名

洛杉磯全城變成粉紅色?噴灑防火阻燃劑造成

影/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多重障礙 再獲總統教育獎

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症多重障礙,再獲總統教育獎。記者周宗禎/攝影
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症多重障礙,再獲總統教育獎。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應用科大流行音樂系大三生陳珞綺靠單親媽媽撫養長大,雖是先天全盲、自閉症等多重障礙者,卻奮發向上,展現音樂天賦,還成為彈唱街頭藝人,獲得今年總統教育獎,七月總統蔡英文將表揚。她國一時就獲入選總統教育獎,前總統馬英九頒獎、聽她演奏。問陳珞綺再獲總統獎心情如何?是否期待再彈琴給總統聽?她說,心情其實還好,比較喜歡鋼琴比賽第一名、還有日本音樂家小柳的長笛。

陳珞綺先天全盲伴隨自閉症,國中時就讀啟明學校,起初無法與人互動,因為怕生,學習明顯落後。經媽媽師長耐心引導學琴,終於展現音樂長才,多次比賽獲獎,高年級開始參加公益演出,還到安寧病房義演。

媽媽侯沛瀠說,孩子八個月大還不會叫媽媽,就會啍唱「妹妹揹著洋娃娃」、1歲多會扶物走路,聽見琴聲尋聲找到琴,以一指按壓出「天鵝湖」主旋律,卻因情緒不穩及無法適當表達,無法接受正規音樂教育。

陳珞綺直到小五才能坐穩椅上習琴,雖非常喜歡聽音樂及哼唱歌曲,但因全盲無法視譜,手指觸覺也不敏銳,對摸讀點字存在障礙,只能仰賴聽力學習。在上課時錄音、回家再反覆播放、聆聽學習。

校方表示,看不見、中度自閉症仍無痊癒機會,但不表示她有缺陷疾病就不能夢想、工作。陳珞綺除了音樂能力、更努力不懈。

媽媽侯沛瀠說,孩子三個多月大時發現她視網膜變形缺損。「既然看不見,就一直給她聽聲音與24小時放音樂刺激」。小時因情緒一直不穩定,又不能看譜,只能錄音回家一直重複聽強記音樂。尤其一直堅持必須練完琴才能睡覺,有時過了晚間10點還要練習、大家情緒影響,曾經很怕鄰居敲門。

侯沛瀠說, 2017年孩子高中時考取街頭藝人,開始六日到神農街、國華街、關廟服務區、七股鹽山等景點演出。會鼓勵她演出是因為讀台北啟明音樂班時老師希望家長陪讀,她單親就沒辦法工作,於是試著讓孩子當街頭藝人工作。而孩子也喜歡上台,至今已經7年,一直熱愛表演,表情看得出來熱愛掌聲,平常很被動,上台就變不同一個人、樂於主動介紹自己,希望能有更多表演機會。

南應大陳珞綺與媽媽侯沛瀠。記者周宗禎/攝影
南應大陳珞綺與媽媽侯沛瀠。記者周宗禎/攝影
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症多重障礙,再獲總統教育獎。記者周宗禎/攝影
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症多重障礙,再獲總統教育獎。記者周宗禎/攝影
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症多重障礙,再獲總統教育獎。記者周宗禎/攝影
南應大陳珞綺克服全盲、自閉症多重障礙,再獲總統教育獎。記者周宗禎/攝影

夢想 自閉 街頭藝人

延伸閱讀

蕭煌奇再爆「屁股對觀眾」遭嘲諷 全盲歌王險被砸

蕭煌奇「背對台下唱歌」網狂轟助理失責 親自還原真相

台版「禹英禑」 他一眼能解構組裝機器人與隊友在國際賽發光

台中街頭藝人嘉年華 5月20、21日齊聚中央公園親子同樂

相關新聞

台師大與加州理工學院攜手 將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突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極低溫下,磁場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中產生的極...

靜宜獲選教育部青年署「青年職輔中區召集學校」 促校際產學合作

靜宜大學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評選為「114年青年職涯輔導中區召集學校」;職涯發展暨產業促進處魏清圳職產長表示,靜宜任中區召...

大陸明星趙露絲母校明道大學何去何從?彰化立委盼地方接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到明道大學考察,縣長王惠美趕到,再次請行政院通過彰化縣政府接管明道大學,配合相鄰99公頃彰南產業園區整...

頂大成績通膨嚴重 台大A以上學生近6成

台大大學部學生「A及A+」占比高達五成九,台灣師大A以上占比六成四,「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影響學術聲譽,求職與申請國外研...

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班今年將招生 台師大教授不看好

70年歷史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被譽為科大校長搖籃,本欲功成身退停招,後教育部出面協調,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

印尼親王TEJO親手鑄劍送虎科大 直言台灣是他的第2故鄉

印尼親王K.R.A.TEJO BAGUS SUNARYO,同時也是梭羅王室宮廷藝術文化總監,應虎尾科技大邀請今天來台拜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