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吳念真在清大開寫作工作坊 量身訂做「最難忘的寫作課」

「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今天走入國立清華大學!清大聘請知名導演吳念真擔任駐校作家,今起舉辦為期3天的寫作工作坊,共有23名學生事先繳交自己創作的小說、劇本、散文,得到吳念真一對一指導的機會,為學生量身訂做一門最難忘的寫作課。
吳念真在清大開寫作工作坊的消息一出,立刻得到熱烈迴響。原本預計招收15名學員,但語文中心卻收到了報名者創作的15篇小說、6部劇本、3篇散文、2篇報導文學,其中有3人交了2篇作品。吳念真特別同意增加名額,讓最後錄取者達到23名,除了清大學生,還有2位台大、陽明交大學生慕名而來。
吳念真表示,他來清大的最大動機,就是想要接近現在的年輕人,了解他們關注哪些社會議題?選擇用什麼形式來表達?從他上周收到的學生創作,可以看到有好幾篇非常厲害的作品,也充份感受到學生的創作熱情跟題材深入性。
吳念真建議青年創作者提升生命經驗及加強結構訓練。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多半文字能力都不錯,比較缺乏的是生命經驗,內容也就比較空,小小的感動加了很多水,也就是「一粒田螺煮九碗公湯」。此外,年輕人比較少看結構性強的長篇小說,臉書貼文超過3百字就「文長慎入」,不懂結構就無法敘述,可多在這方面下功夫。
負責規劃寫作工作坊的清大中文系副教授羅仕龍說,吳念真曾五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說故事的功力一流。期的散文也總能描繪內心最細微的情感,如《念念時光真味》一書中,提到苦甜什錦麵與礦村日常的連結、白菜滷與對父親的回憶,寫的是食物的滋味,深藏其中的則是淳厚的人情味。
「我可以得到吳念真親自指導嗎?這太瘋狂了!」人社院學士班大三生洪睿辰認為,吳念真處理戲劇台詞的功力一流,特別是台語的部分,能把人物刻畫得十分立體,栩栩如生出現在眼前。這次他以自己的家庭故事為素材,創作了一部劇本,特別想在工作坊中請教吳念真如何寫台詞。
清華華文所碩士生蘇柏蓁說,她小時候在克莉絲汀推理小說裡讀到吳念真寫的序文《通俗是一種功力》,深深被他的創作態度與精神打動,從此立志走上創作之路。這次她同時投稿小說與劇本,其中的劇本以性別議題為主題,希望藉由劇場的現場性,開啟更多討論的空間。在工作坊前夕,她還特地回南部老家帶來全套《人間條件》劇本書,想請吳念真簽名。
吳念真擁有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作詞人多重身分,是史上第一個囊括金鐘、金馬、金曲的「三金大滿貫」得主。1981年第一次入圍金馬獎就獲獎,自此成為金馬獎常客;1993年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4年後再以《台灣之美關懷鄉土系列》獲得第32屆金鐘獎「企業類廣告獎」。
清大指出,華語文中心以「文化的記憶:臺灣社會生活發展的見證」和「劇場與現代生活的藝術形式」兩大主題,邀吳念真擔任2023年清華駐校作家。除舉辦為期3天的寫作工作坊,還會與住宿書院學生對談,也期待大師下學期開設不同形式的課程或演講,豐富清華學子的創作視野。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