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4.05丈」布條疑影射原住民加分 台大學生會道歉

台大學生會日前在校內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由學生自行製作布條,在校園各處懸掛。不過卻有一布條寫著「火冒4.05丈」,校內學生指出,原以為是自己太過敏感,但是3乘上了1.35倍就是4.05,疑是隱射原住民加分政策,細究標語內容,說明欄竟寫著「原住民特權是政府對平地人的暴政」。另一爭議布條,則疑似影射「同性性行為與愛滋傳染病的不當聯結」,也引起校內爭議。
台大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稍早在臉書公開致歉,並在文中坦言,當時在決定是否接受刊登此一布條時,學生會內部並未做到充分溝通與共識達成,而率然做出刊登決定,坦言是「內控失靈」,乃至於未及杜絕言論傷害效果等辦事不力之處,是這次活動需要深切檢討的地方。
台大學生會在4月17日至5月16日期間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台大學生會日前表示,活動並會不針對同學的內容作嚴格的實質審查,有些言論或許會造成傷害,或對觀看者造成不適,但他們相信,只有容許各種不同的意見表達出來,才有機會以真實的樣貌溝通、交流。另外,也不該為了某種團結或整體形象,排除實際存在的各種聲音,也無法否認這些想法真實的存在於我們共同生活的群體之中。
不過卻有台大學生在臉書公開質疑,其中一布條大大的寫著「火冒4.05丈」,本來想著是自己太過於敏感,但是3乘上了1.35倍就是4.05。他表示,「我想台大資優生代表,來自醫學系的神經元也講過唱過了。」然而他事後仔細去查找投稿布條說明欄,該標語竟寫著「原住民特權是政府對平地人的暴政」。
該名學生表示,活動規則有提到「涉及仇恨、宣揚暴力、針對特定個人攻擊的言論」是不接受登記懸掛的,但若是有爭議的布條,是可以透過活動期間的連署撤掉,但必須要有100位學生表示希望撤除才會進入討論審議階段。他質疑,既然已被懸掛出,代表隱射原住民加分政策的言論並不涉及仇恨,這也意謂著這就是台大學生會的立場,是完全不用在意歷史創傷會帶來的後果。
而在這充滿對原住民不友善且偏見滿滿的布條底下,恰好也出現了「雖然你沒有惡意/但我仍感到很受傷」的布條。該名學生認為,這可以說是相當諷刺,延續著這段時間不斷爆出跟族群歧視有關的事件,「真的不知道是現在的我們努力不夠,還是這個社會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過。」
台大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今天也在臉書公開致歉,坦言這場活動的外溢效果,已經使面對社會壓迫的性少數、原住民族造成汙名的加深。對兩學期以來,針對轉型正義與性別、種族舉辦相關講座的校學生會轉正小組而言,活動已經悖離原先預設的目標,也違背了本組創設的初衷,「想在此向因此受到傷害的同學與利害關係人致歉。」
台大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表示,本次活動最具爭議的兩則布條,其中一則涉及「同性性行為與愛滋傳染病的不當聯結」,即使在現場掃描查看的活動說明中,可得知刊登者其實不同意這樣的連結與相關的刑事處罰立法,希望邀請閱聽人參與改寫性傳染病與特定族群的連結,但這樣的澄清方式,未必能夠讓途經的人都能夠一目了然的知曉刊登者的意圖,這是其中一個我們活動設計的不妥之處。
另一則爭議布條,則涉及有關「針對原住民族的積極矯治歧視措施中,關於加分制度的揶揄」,台大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說明,其布條說明更凸顯優勢族群對於自身特權的不自覺,並將矛頭指向弱勢群體的反向歧視言論,並坦言在決定是否接受刊登此一布條時,學生會內部並未做到充分溝通與共識達成,而率然做出刊登決定。
台大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也坦言,活動發想階段曾針對涉及仇恨性質之言論,設定了事前不予刊登,或要求針對刊登方式或內容說明進行修改的規定,但也基於保護弱勢言論的初衷與避免汰換頻繁,幾經考慮後,預設百人連署下架言論的規定,卻忽視布條本身即是容易被撤換的載體,以致於曾發生性/別少數的倡議言論遭到破壞並盜取的事情;同時,因表面上的高門檻,而導致歧視性言論的持續存在。
台大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表示,布條在民主化運動中,扮演著對抗威權的媒介,而在當今土地、性別、國族/種族、勞權、環境等不同議題中,布條也作為弱勢群體透過低成本向社會大眾發聲的物件。對於這次活動中學生會內控機制失靈、乃至於未及杜絕言論傷害效果等辦事不力之處,是這次活動需要深切檢討之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