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砸錢拚攬才!拔萃講座名額增 1年最多加薪150萬

日前中研院長廖俊智在立法院指出,台灣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退休所得等三個「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國立台灣大學今天舉行校務會議,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台大拔萃講座名額將從過去的每年2至3名,增長為增長為每年12名,開放學院主動設定條件延攬適合的海內外優秀學者,將另外加給一年50至150萬元,經費由台大自籌。
廖俊智日前分析台灣高教三個「偏低」現況,建議提高教學研究人才的專業加給或學術研究加給。國立大學校院協會也呼籲,政府近年雖推出玉山學者方案但名額稀少,彈性薪資方案則是加薪幅度有限,台灣教授普遍只有周邊國家教授薪資的一半,也讓研究人才容易被業界挖角。
台大校長陳文章今於校務會議後與媒體座談,他表示,台大拔萃講座名額將從過去的每年2至3名,增長為增長為每年12名,開放學院訂定標準主動延攬人才,由學院推薦至學校,經學校審核通過後將另外加給一年50至150萬元。
陳文章表示,不限國籍,學院可以延攬海內外的優秀人才。又現在國科會、教育部等也多設有特殊人才獎勵,可搭配拔萃講座提升薪資。拔萃講座1年總金額估計約2000萬,4年則約8000萬,該經費不是來自於政府,完全由台大自己籌募,接下來的4年任期中款項已到位。
此外,陳文章也說,台大也鎖定50歲以下中生代學者,增設學術勵進獎及年輕學者講座,屬於一次性給予,獲獎者可得50萬,且再加上績優加給1年即可加薪100萬。
國內制度對資深教師設有國科會傑出獎,年輕學者則有哥倫布計畫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陳文章說,國內制度對於中生代學者的鼓勵相對較少,學校推動學術勵進獎及年輕學者講座,1年經費約1000萬,4年約4000萬,也已經找到相關經費,學校留才攬才要主動出擊,而非等學者自己找上門。
蔡政府近年推動前瞻計畫,陳文章表示,前瞻基礎建設沒有提到人才,實則應包括培育高階人才和領袖人才,過去政府已針對僑生延攬做過努力,希望未來也能針對博士生、高階人力培植延攬。
「我們(國內)的薪資確實不高。」陳文章說,希望政府、學界一同努力,透過誘因延攬人才也是前瞻基礎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環。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