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化以北9縣市大雨特報 5縣市大雷雨狂轟慎防災情

中信金與6所大學合作 打造全台規模最大跨校課程

中信金今年攜手6校,打造台灣最具規模的金融科技聯授課程,吸引近200名同學選修。圖/中信金控提供
中信金今年攜手6校,打造台灣最具規模的金融科技聯授課程,吸引近200名同學選修。圖/中信金控提供

隨著金融科技創新腳步加快,人才培育愈發重要,中信金控今表示,從去2022年就起攜手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導的「五校聯盟」開設選修課程,今年擴大規模加入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共同規劃兼具學術理論與企業實務的授課內容,吸引橫跨6校近200名同學選修,為台灣最具規模的金融科技聯授課程。

「五校聯盟」由政大、清大、輔大、淡大、逢甲合組,中信金去年首度攜手五校聯盟的產學合作課程,修課同學對中信金提供的實務分享、體驗設計工作坊,與「以競賽取代期末考」過程中業師一對一悉心指導印象深刻。參考上屆修課同學的反饋,本屆課程加強「課堂互動」,包含企業實務案例討論、設計思考實作體驗;創新提案競賽將強化「實戰經驗」,除有業師指導,另安排去年優勝團隊傳承經驗,加速同學掌握創新實作的關鍵,今年更邀請中金院加入。

本屆的期末決賽將移師新創場域舉行,由六校老師與中信金各子公司主管擔任評審,讓同學實際體驗創業團隊與潛在投資者「Idea Pitch」的過程。

對於中信金控持續深化與六校合作,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表示,本課程是全台最創新的課程,合作邁入第二年,希望跳脫傳統大學授課模式,訓練同學獨立思考、創新思維、解決問題、口語演說等課本外的重要能力。中信銀數位金融處處長羅至善表示,這門課不只有專業知識,更有中信金各領域的導師團隊協助同學動手做創新,培養跨領域思維,與同學共同開啟金融創新「數位文化運動」。

課程內容安排上,中信金規劃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及數位轉型的實務分享,並透過創新工作坊讓同學實作設計思考的過程;時下最具討論熱度的數位資產與元宇宙領域,由輔大教授高銘淞及中金院教授李桐豪講授包含如何評估數位資產價值、元宇宙金融治理等議題;政大教授王儷玲聚焦在金融科技基礎理論,如AI、區塊鏈、開放銀行的趨勢發展與監理思維,更邀請到Gartner與Visa的業師分享全球最新趨勢;清大教授韓傳祥、逢甲教授陳彥志、與淡大教授趙慕芬著重技術發展領域,則講授AI、區塊鏈、IoT與保險科技、雲端及資安相關金融應用。

取代傳統考試的企業級提案實作亦為學程一大特色,以圍繞新興金融趨勢的商業模式、數位原生世代的客群經營創新及新型態數位工具的通路創新等不同構面出發,鼓勵來自六校多元系所的同學跨專業組隊。搭配不同業務領域導師群的指導,由各校教授與中信金控各子公司主管組成專業評審團,以企業內部創新提案的標準進行評選,培養同學進入職場必備的實戰能力。

中信金控希望透過與專業院校的深度合作,打造高品質的金融科技課程典範,培養快速銜接產業實務的金融科技創新人才,厚植企業競爭實力。

中信金控 政大

延伸閱讀

泰國坦亞布里皇家理工大學到屏科大參訪 洽談雙聯學制

00878六天被賣超14萬張!中信金第一金…這5檔金融股今年漲幅吐光 換存0056?達人說…

屏北高中辦大學博覽會 39所大學參與學生像逛百貨市集

詐騙防治 民眾黨團籲政府跨部會分工多管齊下

相關新聞

昔大學宿舍「4人擠1間」怎忍受? 過來人憶:人生最開心時光

日前世新大學傳出新宿舍費用每學期上看9萬元,飯店等級裝潢、高昂費用隨即引發在校生一片譁然。對此,有網友想起大學時期,4人住在一間不到5坪的房間,好奇當時大家怎麼忍受得了,話題一出掀起眾人回憶,住宿費便宜是重點,加上多人同宿能一起讀書、玩樂,「可能是大學最快樂的時光」。

研究/氧化金屬奈米管彈性佳 可應用於惡劣環境

台科大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團隊合作,發現氧化的金屬玻璃奈米管擁有極佳的彈性變形回復能力、耐久度也更好,未來可應用在惡劣環境...

不只私校!台大太子學舍吞300萬虧損 九月起調漲電價

本報昨日報導世新大學等私立大學,近年新宿舍一學期動輒要價5萬元以上,學生團體也表示,近年公立大學住宿費上漲亦是常態,台大...

東華校舍重創 擬延長遠距教學

國立東華大學地震中遭重創,校方評估最快9月才能局部恢復,正與師生溝通,課程不排除改採線上及實體的混成教學;也將成立善款監...

中大打造新代AI地震預警系統 3秒可供各縣市震度

台灣地震頻,為讓國人更即時掌握地震資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

學士後醫學系「開了另扇窗」 清華大學首屆醫學生今披白袍

國立清華大學首屆學士後醫學系21名學生完成2年學業,今天校方舉辦授袍儀式,學生們在親友師長的見證下,逐一披上白袍、掛上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