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縣28年蓋不成一間火葬場 再提案遭居民擠爆抗議...公所又撤回

女星六月47歲考上台師大EMBA 高中學歷拚碩士「手腳都抖」

瑪娃晚上8點30分發布海警 北台灣明迎雨「這兩天」最接近台灣

中山大學與麻省理工簽MOU 獲MIT中文項目移地教學首選

MIT學生獲贈中山大學校長鄭英的手寫春聯。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獲贈中山大學校長鄭英的手寫春聯。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表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中文項目選為移地教學課程場域,師生一行人於農曆年前來台,除至各地文化交流參訪,讓師生瞭解台灣多元樣貌。校長鄭英耀表示,中山大學能夠成為MIT華語文移地教學來台首選,顯示中山在華語文教學領域的用心與努力被看見,希冀雙方在華語文移地教學的課程長久合作。

中山大學表示,此次參訪行程包括高雄市在地的市區導覽、夜市參訪、武術和太極拳體驗、至旗津、佛光山巡禮、參觀年貨大街、品嘗台灣甜品及中華美食講座外,也到台北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彰化鹿港一日遊、台南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

MIT學生分享,對佛光山打坐的茶道體驗感受深刻,以「慢」與「靜」的細微動作感知心智,和美國生活步調非常不同,使心靈相當平靜。最特別的是,來訪期間適逢農曆新年,中山大學也特地安排接待家庭和MIT學生一同吃團圓飯,親身參與歡度除夕。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唐文慧過去曾至MIT擔任訪問學者,促成此次MIT師生造訪。MIT此行則由中文項目主任廖灝翔(Dr. Haohsiang Liao)率隊,他表示,這次來台的10名學生都在MIT學過華語一段時日,語言具一定基礎,希望藉此機會實地運用所學,多瞭解中華文化,並透過每天的活動,體會到台灣的多元樣貌。

專長為亞洲歷史文化的MIT教授鄧津華(Prof. Emma J. Teng)指出,這次移地教學是一項全新的課程設計,去年與中山大學簽訂MOU後,便多次與中山華語中心討論細節。今年1月首次來台,透過2周的密集課程,上午安排針對性的語言課程練習華語,輔以歷史文化介紹,下午則結合親臨實境的文化參訪及人員互動,讓學生知行合一,拓展視野。

MIT學生呂珊萱(Rachel Lu)很感謝中山大學的語伴,讓她瞭解台灣的教育制度和美國的差異。學生劉愛琳(Eileen Liu)則觀察到台灣的語言用字常受日文影響,在華語文標題和廣告中隨處可見夾雜日文用法;日常生活中常見各種廟宇、夜市及摩托車,讓她覺得相當新奇。

學生周安娜(Anna Chau)則覺得台灣人很有禮貌且熱情好客,除了對於常聽到的「不好意思」感到印象深刻外,至各處參訪時還常收到來自不同人的禮物,且到處都是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她非常喜歡台灣。

MIT學生分享心得。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分享心得。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與中山大學語伴於捷運美麗島站合影。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與中山大學語伴於捷運美麗島站合影。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對武術課程也很有興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對武術課程也很有興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 華語 語言

延伸閱讀

影/星雲大師圓寂 民眾排隊上山弔唁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潘正堂 接任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研究「海木耳」固碳率高 能吃也能助抗暖化

中山大學研究所考試登場 電機有夠夯「錄取率僅1%」

相關新聞

比想像中無聊!他後悔嘆「若能重來絕不選會計系」 全場點頭

每個人選擇大學科系時考量的因素都不同,有人渴望鑽研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也有人單純嚮往未來高薪的待遇。一名男網友在網路上發文,好奇詢問大家「如果能重來還會選會計系嗎?」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RUN! Don't Walk! NVIDIA黃仁勳用三個故事勉台大畢業生奔逐夢想

台灣大學今(27)日早上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擔任致詞嘉賓,他在畢業典禮上指...

直播/AI教父黃仁勳降臨台大畢業典禮 國內外矚目

台灣大學今天上午9時舉行畢業典禮,邀請到美國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執行長黃仁勳,擔任致詞嘉賓,為畢業生...

出席侯友宜演講「期末成績加5分」? 淡江大學說話了

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明日將舉辦「跨域與永續:人才培育論壇」,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受邀出席致詞,不過為增加學生參與率,傳出若...

境外生大洗牌!「台海危機」影響 大馬學生留台銳減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境外生來源大洗牌,不僅陸港澳生減少,且第一大生源國的寶座也從馬來西亞轉成越南。教團觀察,主要因「台海...

性別、族群歧視頻傳 台大再致歉:將成立防治委員會

國立台灣大學近期發生多起言論歧視事件,學生除嘲諷原住民生加分制度外,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候選人更發表「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