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潮擠滿報到櫃台 桃機出入境人數預估破十萬人

北巿公車追撞停紅燈機車!司機酒測值曝光 員警搖頭嘆「簡直玩命」

猴痘擬放寬隔離標準 醫師曝1注意重點:高機率被傳染

民間捐款私校被扣稅惹議 八成私立大學校長籲修法成「可100%抵稅」

私立大學校長們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本報資料照片
私立大學校長們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私立大學校長近日齊聚東吳大學進行校長會議,並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高教司長朱俊彰等人出席。私立大學校長們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根據現行規定,若民間機構要捐款給私立大學,只能扣除稅額20%,但捐給國立大學則能100%扣抵,站在節稅角度都讓民間更傾向捐給國立大學,也讓私立大學捐款稀缺,故呼籲教育部正視、修正相關法源。

為共同商言大學治理所面臨的挑戰,私立大學校長近日召開校長會議,全台近八成私立大學校院校長均列席並於會後得出結論,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並刪除所得稅法第16條、第36條,以及刪除私立學校法第62條有關個人或企業對私校捐款列舉扣除額或列為費用等不公平限制。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舉例,根據目前法規,若校友、民間企業欲捐款給私立大學,僅能扣除稅額20%,捐給公立大學則能扣抵百分之百,相較之下非常不公平。

民間捐款私校限制多,在於過去曾發生有心人士利用私校逃漏稅、掏空等弊端,然而依據現行私校法,教育部已成立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協助分配捐款,民間可透過興學基金會捐款私校,若指定捐贈學校,得於綜合所得總額50%限度內列為列舉扣除額,營利事業則為25%;若未指定捐贈學校,得全數作為列舉扣除額。

潘維大談到,現行規定民間捐款可捐給私校興學基金會,若要百分之百扣抵稅額則捐款人不能指定學校,但站在私立大學立場,很多捐款人都是校友當然會想捐給特定學校;只要有法源,就會有不肖人士想打破,但不能因為少數幾個個案就全盤否定或無作為。

也有私立大學校長形容,限制私立大學接受民間捐款,給的理由如同「汽車車禍率高,於是要求民眾都不要開車」,背後不說的理由更是認為私校形象差,於是對民間捐款百般限制,就怕變成逃稅管道,但不應該因過去少數案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去年底曾初審通過私校法第62條修正草案,但朝野未達共識。根據教育部資訊,民國105年到109年,私校興學基金會平均每年接受672筆捐款,總金額僅有6.47億元,其中多數為指定學校捐款,未指定學校的捐款數額平均為46萬元。

私立大學校長呼籲,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若認為私立大學監督程度不足,則主管機關應提出有效監督機制,滿足監督條件即比照全額認列,並以此推動、完成修法。

捐款 教育部 私立大學 逃漏稅

延伸閱讀

龍邦喊告 泰山:處分全家股票過程完全符合程序

龍邦批泰山公司派損害公司商譽 擬提告

恢復徵兵政策 軍方:兵役法中這項行政程序尚未完成

北市落選「清白里長」夫妻涉發陸資快篩劑 依反滲透法起訴

相關新聞

惡犬橫行咬傷學生 清大增設圍捕片

國立清華大學校園近日流浪惡犬橫行,上周起陸續發生3起學生遭咬傷事件,「黑犬幫」引發校園內人心惶惶。校方指出,已由生輔組持...

惡犬橫行清大女宿!學生遭咬「腳踝全是血」送醫 1犬落網2隻仍在逃

>近期清華大學校園頻傳有外地的流浪狗進到校園內,甚至對學生發動攻擊。有學生po文表示,一周內就發生3到4起被咬傷事件,讓學生們人心惶惶,也對校方的處理態度有所質疑。對此,清大懷生社也在臉書分享,昨晚深夜已捕捉到3惡犬中的1隻,而校方也預計在周六與動保所開會,研擬誘捕計畫。

善用ChatGPT 東海深化AI教育

聊天機器人ChatGPT持續熱燒,東海大學鼓勵學生使用ChatGPT做為輔助工具設計AI程式受到矚目。東海軟體工程與技術...

大學宿舍漲聲不斷 台大也跟進

台灣各大學宿舍近年「漲」聲響起,近年包含清華、中央等大學宿舍紛紛喊漲,台灣大學委外經營的學生宿舍「太子學舍」也挺不住人事...

馬偕、真理大學 兩校法人擬合併

濟南教會月初舉行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表決通過馬偕學校財團法人與真理大學財團法人兩校董事會合併。教育部昨證實,去年底...

廉署中調組入興大 挨批違大學自治

廉政署中部地區調查組現址位於南投市光明路,因該處被畫入中興大學南投校區,將搬至興大台中校本部舊園藝系館與老舊宿舍群興大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