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第二繁忙!倫敦希斯洛機場大停電 緊急關閉至21日午夜

海嘯疑慮?印尼火山大規模噴發 日本氣象廳回應了

「北一女神」蔡瑞雪報案!遭性騷、冒用詐騙備受煎熬:害怕又無力

民間捐款私校被扣稅惹議 八成私立大學校長籲修法成「可100%抵稅」

私立大學校長們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本報資料照片
私立大學校長們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私立大學校長近日齊聚東吳大學進行校長會議,並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高教司長朱俊彰等人出席。私立大學校長們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根據現行規定,若民間機構要捐款給私立大學,只能扣除稅額20%,但捐給國立大學則能100%扣抵,站在節稅角度都讓民間更傾向捐給國立大學,也讓私立大學捐款稀缺,故呼籲教育部正視、修正相關法源。

為共同商言大學治理所面臨的挑戰,私立大學校長近日召開校長會議,全台近八成私立大學校院校長均列席並於會後得出結論,表態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並刪除所得稅法第16條、第36條,以及刪除私立學校法第62條有關個人或企業對私校捐款列舉扣除額或列為費用等不公平限制。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舉例,根據目前法規,若校友、民間企業欲捐款給私立大學,僅能扣除稅額20%,捐給公立大學則能扣抵百分之百,相較之下非常不公平。

民間捐款私校限制多,在於過去曾發生有心人士利用私校逃漏稅、掏空等弊端,然而依據現行私校法,教育部已成立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協助分配捐款,民間可透過興學基金會捐款私校,若指定捐贈學校,得於綜合所得總額50%限度內列為列舉扣除額,營利事業則為25%;若未指定捐贈學校,得全數作為列舉扣除額。

潘維大談到,現行規定民間捐款可捐給私校興學基金會,若要百分之百扣抵稅額則捐款人不能指定學校,但站在私立大學立場,很多捐款人都是校友當然會想捐給特定學校;只要有法源,就會有不肖人士想打破,但不能因為少數幾個個案就全盤否定或無作為。

也有私立大學校長形容,限制私立大學接受民間捐款,給的理由如同「汽車車禍率高,於是要求民眾都不要開車」,背後不說的理由更是認為私校形象差,於是對民間捐款百般限制,就怕變成逃稅管道,但不應該因過去少數案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去年底曾初審通過私校法第62條修正草案,但朝野未達共識。根據教育部資訊,民國105年到109年,私校興學基金會平均每年接受672筆捐款,總金額僅有6.47億元,其中多數為指定學校捐款,未指定學校的捐款數額平均為46萬元。

私立大學校長呼籲,要求政府應比照個人或事業對公立學校捐款100%認列扣除額,若認為私立大學監督程度不足,則主管機關應提出有效監督機制,滿足監督條件即比照全額認列,並以此推動、完成修法。

捐款 教育部 私立大學 逃漏稅

延伸閱讀

龍邦喊告 泰山:處分全家股票過程完全符合程序

龍邦批泰山公司派損害公司商譽 擬提告

恢復徵兵政策 軍方:兵役法中這項行政程序尚未完成

北市落選「清白里長」夫妻涉發陸資快篩劑 依反滲透法起訴

相關新聞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掀議 創作者發聲拋3問:盼促成思考與改變

台灣大學畢聯會日前公布113級畢業歌徵選結果,《上台大便》一曲以俏皮的旋律、精熟的木吉他編曲...

雙北推市立大學 當「城市大腦」

台北市長蔣萬安要求打造市立大學成為市府智庫,貼近地氣提供政策具體做法。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近期也提出設置「新北市立大學」構想...

台大研議A+成績占比上限15%

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引發關注。台大教務處為此研擬成績調整方案,一門課拿A+成績的學生占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但課程人數...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雀屏中選 校方:尊重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畢聯會依往例舉辦畢業歌票選,今年共有7首歌參與投稿,日前選出「上台大便」一曲為今年畢業歌,且該曲於YouTu...

台大6系大二學生 申請轉系比率高

大學學測成績日前出爐,「選校」還是「選系」再度成為討論焦點,有家長更認為台大資源好,不管讀什麼科系,反正「先進台大再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