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坤城遺產爭議 爺孫戀更需要法律保護!律師分析「3關鍵因素」

校長高為元上任後籌組聚焦 清華大學公布五大發展策略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公布策略發展目標。圖/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公布策略發展目標。圖/清大提供

為準確定位清華大學的獨特性、訂定發展目標及願景使命,清大今公布五大發展策略,包括4年內將清大最具特色的「跨領域多元學習」比率從25%提升80%;建立雙軌導師制度以提升師生連結;並設立「清華傑出人才發展基金」,鼓勵優秀教師,有效攬才、留才。

清大指出,校長高為元今年5月上任後,馬不停蹄拜訪行政與教學單位、校友、政府部門及業界代表,瞭解各界期待及清大面對的挑戰,隨即邀集師生組成「策略規畫小組」,歷經7次會議逐步聚焦,在不同的校級會議討論及網站上 蒐集師生校友建議,召開全校公開說明會,於昨天向校務發展委員會提出完整報告。

清大近年致力推動跨領域雙專長,大學部約25%的畢業生均具備第二專長。策略小組成員之一的教務長巫勇賢表示,策略發展目標一就是要將清大的既有優勢再放大提升。未來參與志工、跨域實作、國際交流、出國比賽、磨課師(MOOCs)課程等多元學習都有機會獲採納學分。

目標二則是要提升師生連結,增加學生與導師的互動。策略小組成員中的學生代表黃恩明說明,此項目標將鼓勵學生與導師會談,並增設雙軌導師制度,讓系上或系外教師、退休教師、熱心校友陪伴學生成長,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成立互助的平台。

目標三是希望校內9成以上教師每年在教學、研究、輔導、服務4個向度上,為自己擬定超越前年的年度發展目標。高為元表示,這並不是強制要求老師每年要發多少論文、收多少學生,而是讓大家給自己一個機會自我檢核,並藉由老師以身作則,引導學生自我實現。

目標四是要建立以人為本的研究環境,在4年內設立「清華傑出人才發展基金」。策略小組成員之一的研發長邱博文提到,在薪資不如業界、國際競爭強烈的大環境下,大學近年在延攬優秀教師上遇到許多困難。他希望透過募款、產學合作、財務來源多元化等方式,建立清華自主管理基金,招募頂尖年輕教師,並獎勵表現傑出的教研與行政人員,在計畫第一階以25%之教師為目標,第二階段預計提升到50%的教職員。

目標五則是針對學生、教師及社會三大面向來評估並統籌各項目標的執行。策略小組成員之一的副校長戴念華表示,將把各項目標與深耕計畫結合,定期檢核境外招生、英語授課、永續發展、鼓勵教師參與國際學術組織等多元目標的成效。

策略小組成員之一的清華資工系大三生黃恩明說,校長剛上任時到各院座談,他提出了幾項建議,沒想到過不久就收到校長邀他加入策略小組的電郵,「真的是嚇一跳!」加入小組後,感覺能自在地且平等地與師長們討論,提出的各種建議也得到尊重,很榮幸可以參與形塑清華未來的發展方向。

黃恩明特別關注「提升師生連結」的策略目標。他認為,比起在學業知識層面解惑的導師,學生們更需要指導人生方向的良師益友;如果未來採取雙軌導師制度,學生的需求更可能被全方位地照顧到。

清華大學將發展雙軌導師制度,提升師生連結。圖/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將發展雙軌導師制度,提升師生連結。圖/清大提供

清大 薪資

延伸閱讀

恩恩爸悲傷求真相 林佳龍:若當選展開行政調查

清大自行車社提供免費修車 幫學生減輕負擔

北市北投、士林山區大豪雨特報 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習近平的博士論文有問題:代寫抄襲疑雲...但誰能質疑?

相關新聞

比想像中無聊!他後悔嘆「若能重來絕不選會計系」 全場點頭

每個人選擇大學科系時考量的因素都不同,有人渴望鑽研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也有人單純嚮往未來高薪的待遇。一名男網友在網路上發文,好奇詢問大家「如果能重來還會選會計系嗎?」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RUN! Don't Walk! NVIDIA黃仁勳用三個故事勉台大畢業生奔逐夢想

台灣大學今(27)日早上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擔任致詞嘉賓,他在畢業典禮上指...

直播/AI教父黃仁勳降臨台大畢業典禮 國內外矚目

台灣大學今天上午9時舉行畢業典禮,邀請到美國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執行長黃仁勳,擔任致詞嘉賓,為畢業生...

出席侯友宜演講「期末成績加5分」? 淡江大學說話了

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明日將舉辦「跨域與永續:人才培育論壇」,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受邀出席致詞,不過為增加學生參與率,傳出若...

境外生大洗牌!「台海危機」影響 大馬學生留台銳減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境外生來源大洗牌,不僅陸港澳生減少,且第一大生源國的寶座也從馬來西亞轉成越南。教團觀察,主要因「台海...

性別、族群歧視頻傳 台大再致歉:將成立防治委員會

國立台灣大學近期發生多起言論歧視事件,學生除嘲諷原住民生加分制度外,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候選人更發表「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