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介入戕害大學自治 葉丙成:若當校長會扛下政治壓力

台大今天舉辦候選校長治校理念發表會,候選人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進行40分鐘政見說明。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大今天舉辦候選校長治校理念發表會,候選人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進行40分鐘政見說明。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大今天(8/17)舉辦候選校長治校理念發表會,由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分別進行40分鐘政見說明。面對近來學術倫理案件,葉丙成表示,若未來有幸擔任校長會幫台大扛下政治壓力,發生學倫案件就讓專業審定團隊客觀審查、公正處理。

葉丙成表示,學術倫理事件不同領域有不同專業,「只能說我相信專業。」但很不幸,最近幾件學術倫理都和政治相關,是對大學自治的戕害。若未來作為台大校長也不會是擔任裁斷角色,而是維持制度不被政治力干預,讓專業的人做該做的事。

葉丙成說,擔任校長必須有肩膀抵禦外界的言論壓力,讓專業的審定團隊做公立客觀審查、處分,若擔任校長會幫台大扛下政治壓力。

被問到要如何扛?葉則談到,台大教授雖多有自己的政治傾向,但心中也有一把尺,知道政治傾向不能帶入學術倫理。代表大多數教授不會被政治影響決斷,也是告訴政治勢力,「把手伸進校園,真的要冒得罪這麼多教授的風險。」也證明台大有專業判斷、有底氣和政治勢力說不。

葉丙成因創業背景,與業界關係深厚。台大校長管中閔上任時獨董一職曾引發爭議,葉被問到若擔任校長是否會利益迴避?葉丙成也回應,當時離開業界歸建台大後已辭去業界董事、執行長等職務,沒有利益衝突問題;現在於非營利組織兼職,由於屬公益性質,學校並無反對,僅於業界擔任顧問職。

葉丙成於治校理念上提出多項願景,希望將台大打造成亞洲第一的教授學院,希望與國際大師合作,引入團隊、人事、品牌、社會資本等資源,雖然薪水可能比不上新加坡或香港,但台大將是最能幫助教授成功的大學;學生有創業、就業等取向,盼給予資源輔佐各種志向的學生。

葉丙成也說,也希望台大成為最願意栽培行政同仁的大學,希望每年栽培五位最有潛力的主管去讀EMBA,「四年20位,有什麼改革做不成。」廣邀各界領袖為台大同仁開拓事業,讓台大變身為開創型行政人才搖籃。

葉丙成也建議,台大要以自身強項來跟世界招手,如尖端醫療、多元文化甚至地緣政治,「中美對槓有誰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台灣也是最保障學術、思想自由的大學,「是最自由的大學。」希望台大能將台灣獨特的價值讓世界看到。

除了學術外,葉丙成說,希望台大能成為為人類做出重要貢獻的大學,希望於台大成立SDGs NGO、NPO孵化器,「每年孵30個都沒問題。」也希望台大成為全球大學與亞洲NGO、NPO的連結樞紐,讓學生不是只出去做交換,而是和歐美大學生聯手,一起去世界各地解決最迫切的問題,培養關鍵能力。

台大今天舉辦候選校長治校理念發表會,由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左)、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右)輪番上陣。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大今天舉辦候選校長治校理念發表會,由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左)、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右)輪番上陣。記者胡經周/攝影

葉丙成 台大

延伸閱讀

台大校長遴選 黃瑞仁、葉丙成出席說明會

台大校長候選人黃瑞仁盼推「自由第二主修」、職員彈性薪資制

教部考招座談會最終場 高中學檔代筆、志向定位成焦點

盧秀燕:抗中保台是每位首長責任 不是某政黨專屬權力

相關新聞

台大副校長才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遭控經歷涉假 校方:完全依法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台大對此表示,學倫相關調查多屬保...

台大副校長被控經歷造假 鄭英耀:待調查結果再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遭爆料疑似經歷造假,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教育部已請台大進行調查,教育部沒有預設立場,先看台大...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名列63史上最佳 校方:作為提升與進步的參考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於台灣時間6月19日上午公布,國立台灣大學排名63,為史上最佳成績,也再較上年度QS 2025...

虎科大啟動微藻固態系統可固碳 還能神奇變成面膜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教育政策,虎尾科技大學在校園打造微藻固碳循環系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碳捕捉與水質...

獨/台大碩士生被駭客取消報到...家屬求助無門 報警爭學籍

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正備取生報到系統的入口網站近日驚爆重大資安漏洞,陳姓碩士班正取生的報到資格突遭不明人士冒名竄改成「錄取...

逢甲發千字文說明 曝男大生原答應不出席畢典…最終反悔現身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6日舉辦畢業典禮,因2名學生疑涉性平事件皆到場,引發家長不滿,畢典最終被迫取消。逢甲大學今發出千字聲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