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安比德展MVP價值 率76人晉級季後賽再送熱火搶老八

台積股價震盪真能衝破900大關? 外資解讀2利多6風險

致災性「豪雨製造機」 氣象署1張圖秒懂煙囪雲

大學校長卸任也有「禮遇」 挨批威權復辟

部分公、私立大學設有卸任校長禮遇辦法,明訂校長卸任後將可享研究室、聘為榮譽講座教授,甚至免受教評會審查。本報資料照片
部分公、私立大學設有卸任校長禮遇辦法,明訂校長卸任後將可享研究室、聘為榮譽講座教授,甚至免受教評會審查。本報資料照片

部分公、私立大學設有卸任校長禮遇辦法,明訂校長卸任後將可享研究室、聘為榮譽講座教授,甚至免受教評會審查,另也提供司機接送公務行程。有教育團體質疑,校長法律層次無異於其他公務員,大學卻仿效正副總統卸任搞起禮遇,頗有威權復辟感,呼籲各校應廢止此法;但也有教育界人士認為,只要經過校務會議同意,並無不可。

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宜蘭大學、高雄應用科大、屏東大學等多所公校皆設有此辦法,前四校已施行多年,內容包含邀請參加學校重大慶典或集會、得使用與教學、研究有關的學術資源,可使用公務電話、傳真及公務車,或可免費臨時停車。

屏東大學則是去年底經校務會議審查通過,除了上述內容,也明定安排司機接送與公務有關行程。適逢該校校長古源光任期至明年7月31日,卻在施政期間卻爆發學術主管詐欺、校徽抄襲、聘任彩繪列車抄襲案涉案人、系主任違反學術倫理等爭議,近來也引起教育界側目,質疑是否有自肥嫌疑。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質疑,早期國立大學校長由總統任命,位高權重卻未訂有卸任禮遇辦法,如今社會已邁向民主,校長貢獻至多八年,在法律層次也無異於其他公務員,大學卻仿效正副總統卸任搞起禮遇、給予特權,有種威權復辟的觀感,呼籲公私立大學應全面廢除卸任校長禮遇辦法。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也說,有些學校不會卸任校長給任何禮遇,或頂多聘為教授、名譽教授名譽教授,也不一定支薪,僅給名譽頭銜,或是給予研究室,只有極少數學校有安排司機接送公務行程。他提到,校長卸任後公務自然變很少,「這的確是一項很特殊的禮遇」。

教育部前政次呂木琳則持不同看法,他說,禮遇校長並非特例,很多學校也會禮遇有學術名望的教授,端看各校決定,若大學不違反法律,給予一定彈性並經校務會議討論通過,並無不當。

「沒有對他特別優惠」,屏東大學主秘陳永森表示,校長退休後可能會要出席校友會,外賓來訪時也可能邀請老校長出席,但若退休校長未具教師身份就不能派車,因此才訂出法源依據。他強調,該辦法不會額外增加預算,併校前的校長也適用此法。

教育部僅表示,大學法規定大學在法律範圍內享有自治權,尊重各大學踐行校內程序後的決議。

成功大學卸任校長禮遇辦法。記者趙宥寧/翻攝
成功大學卸任校長禮遇辦法。記者趙宥寧/翻攝
屏東大學卸任校長禮遇辦法。記者趙宥寧/翻攝
屏東大學卸任校長禮遇辦法。記者趙宥寧/翻攝
僑光科技大學卸任校長禮遇辦法。記者趙宥寧/翻攝
僑光科技大學卸任校長禮遇辦法。記者趙宥寧/翻攝

公務員 屏東 教育部

延伸閱讀

陽明交大合校風波不斷 教育部函文校方說明

大學盼調漲學雜費 免年年審核

大學「寄存名額」近四萬 校長:水退了就知誰沒穿褲子

陸大學應屆畢業生達千萬人 官方坦言「就業形勢嚴峻」

相關新聞

東華校舍重創 擬延長遠距教學

國立東華大學地震中遭重創,校方評估最快9月才能局部恢復,正與師生溝通,課程不排除改採線上及實體的混成教學;也將成立善款監...

中大打造新代AI地震預警系統 3秒可供各縣市震度

台灣地震頻,為讓國人更即時掌握地震資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

學士後醫學系「開了另扇窗」 清華大學首屆醫學生今披白袍

國立清華大學首屆學士後醫學系21名學生完成2年學業,今天校方舉辦授袍儀式,學生們在親友師長的見證下,逐一披上白袍、掛上聽...

高中生考量家境 選擇留鄉上大學

台東高中應屆畢業生郭士豪成績優異,但考量父親早逝,母親獨扛經濟重擔又體弱多病,繁星甄試將台東大學放在第一優先,準備未來4...

為何家世背景好的小孩「都不念電資」?過來人揭殘酷真相

理組學生畢業就職後,可以獲得較高的薪資待遇,吸引不少人學生選擇理組就讀。不過,一名網友發現,就讀電資系的學生,家庭背景似乎都很普通,若家庭背景好的,似乎都選擇法律、商管等科系,好奇為什麼有這樣的情況?貼文一出後,也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通識課「買二手書」老師要扣分 網友曝暗黑真相:不好說的小外快

大學生有不同省錢招數,買二手課本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一名女網友透露,通識課的老師要求同學統一買書,如果不和相同廠商訂購,成績就會受到影響,讓她傻眼質問合理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