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舉重/一來就破郭婞淳世界紀錄奪金 北韓20歲小將背景根本白紙一張

屏東明揚大火釀10死 隔11日竟餘火復燃!消防隊急趨車滅火

今晚11時30分海警!中颱小犬這日台東登陸掀風雨 天氣變化一圖看懂

海大團隊選育耐寒品系台灣鯛 減低寒流造成的漁獲損失

海大生命科學院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章文、龔紘毅、徐德華領軍的水產育種團隊,與海大AI研究中心、中研院資訊科學所合作,選育耐寒品系魚種,論文刊登在國際期刊《Animals》。圖/海大提供
海大生命科學院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章文、龔紘毅、徐德華領軍的水產育種團隊,與海大AI研究中心、中研院資訊科學所合作,選育耐寒品系魚種,論文刊登在國際期刊《Animals》。圖/海大提供

基隆市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育種團隊、AI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運用現代分子生物標記探勘工具,搭配模擬冬季寒流低溫環境,篩選與驗證種魚抗寒基因並建立品系,已選育出具有耐7℃度低溫能力耐寒品系,研究論文已刊登在知名國際期刊《Animals》。

海大表示,生命科學院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章文、龔紘毅、徐德華領軍的水產育種團隊(TABT),與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林仲彥、海大電機工程學系兼AI研究中心主任王榮華跨領域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成果。

海大水產育種團隊表示,耐寒品系在冬季可避免寒流所造成的傷害,減少養殖漁獲損失2到3成。傳統養殖選育多以現場經驗角度出發,較缺乏科學依據的SOP流程。團隊目前在台灣鯛種原庫、家系培育已建立優質種魚體表型數據蒐集,以及基因型輔助挑選策略遺傳管理方法,選育耐寒品系能在10℃、48小時內活存率高達90%以上。

海大指出,水產育種團隊長期對台灣鯛耐寒品系功能基因體分子標記,與人工智慧辨識等精準選育科技平台進行深度研究,目前已將科學化選育新穎技術導引到國內水產養殖種苗產業,兼具理論基礎與產業應用等效益。未來將持續透過新興技術研發與高階人才跨領域培育等產官學研界合作,改良台灣鯛優質經濟性狀選育效率,強化種苗品質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海大水產養殖遺傳育種團隊選育耐寒品系台灣鯛,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期刊《Animals》。圖/海大提供
海大水產養殖遺傳育種團隊選育耐寒品系台灣鯛,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期刊《Animals》。圖/海大提供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海大 基因

延伸閱讀

春節國外返鄉需求 花蓮慈濟醫院設計行動防疫採檢車

騰訊收購《喋血復仇》團隊Turtle Rock母公司 工作室計畫打造3A等級作品

影/林靜儀控送46元洗衣精涉賄選 顏寬恒:1罐16元

解決城市運作效率的Sidewalk Labs宣布解散 團隊將併入Google體系

相關新聞

雙語大學計畫 新增政、清、台科大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

獨/首年補助7.7億! 重點培育大學增3校 政大、清大、台科大入列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開跑,教育部表示,第二期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得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

台日半導體合作 陽明交大攜工研院、九州大學簽MOU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7)日就半導體、智慧載具、綠能三大領域,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達成共識簽定備忘錄,未來將攜手三大...

資通訊外加名額 台清交被調降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一○九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百分之十...

獨/國立大學資通訊外加名額砍半 台清交113學年減招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109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10%招生...

陽明交大「外加名額」開中醫學系 醫學會:突破總額管制更混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加名額」開中醫學系學士班,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今天呼籲落實高等教育醫事人力總額控管,避免人力失衡,衛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