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寶林茶室食安疑雲 黎仿軒與店長下午送北檢複訊、低頭不語

寶林茶室風暴擴大!北市4加護病房重症者持續惡化「1人腦病變」

寶林案延燒!北市擴大稽查遠百A13美食街 大食代業者嘆:業績掉一半

台師大明年百年校慶 聚集全國校友探討教育趨勢

台灣師範大學明年百年校慶,今起與全國校友總會攜手,在全國舉辦四場「未來教育在台灣」教育峰會。圖/台師大提供
台灣師範大學明年百年校慶,今起與全國校友總會攜手,在全國舉辦四場「未來教育在台灣」教育峰會。圖/台師大提供

台灣師範大學明年百年校慶,今起與全國校友總會攜手,在全國舉辦四場「未來教育在台灣」教育峰會。上百位國高中校友校長、老師及教育局處首長齊聚,針對「極速科技、後疫情時代、國際變遷」三大主題,凝聚共識並尋找未來教育的行動方案。

北區場今天登場,開幕式來賓包含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桃園市教育局副局長林威志。吳正己致詞提到,近年的QS和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台師大教育學科維持在20多名,畢業校友網絡緊密連結,他期許師大人凝聚力量,所有耕耘都為兌現給社會的承諾,「為教育建立新的世紀典範」。

三場專題講座中,台師大資訊教育研究所教授張國恩以「極速科技之未來教育」為題,強調後疫情時代將面臨四大轉變:教學與學習型態面臨改變,師生互動模式將會創新,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角色轉變成為趨勢,老師是陪伴者或學習管理者,需重新思考。

台師大地理系畢業校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接著提出「後疫情時代之未來教育」,教學虛實整合造成深度自主學習,由於學習載具不同,與偏鄉中小學攜手合作成為關鍵。雖然線上課程成為趨勢,卻也較易使學生分心,因此將50分鐘課程切分為小段落教學,並鼓勵互動參與,才能有效補足線上教學的缺陷。

台師大教育系畢業校友、台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則談「國際變遷之未來教育」,政府推動「2030雙語國家發展政策」,在國際化趨勢下,下一代須具備英語能力,但如何看待英語更為重要,他認為,英語應作為國際間溝通橋樑,而非英語世界的單方文化輸出。

王如哲建議,台灣學生除了學習英語外,也可以嘗試了解非英語系國家的文化、熟悉各國口音,透過英語擴展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避免文化偏見與我族中心,例如多和外籍學生接觸談話。至於如何自在學習英語,王校長認為學校可以協助學生出國拓展視野,或是在課堂安排國際生與台灣學生互動。

全國校友總會秘書長康敏平表示,為使峰會當天順利凝聚各方觀點,事先邀集深耕教育界的校長校友、校友會理事長等,參與教育峰會桌長會議,繼今天完成北區場後,中、東、南區三場將分別在明年1月16日、22日、26日舉行。

台師大 教育局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教育 學者提師生互動等4大轉變

淡水正德國中29校慶 首創運動傷害防護室揭牌

青春活力齊飛揚 南光高中校慶啦啦隊競賽14隊展現創意

嘉義高工100周年校慶 黃敏惠、蔡碧仲同框剪綵慶賀

相關新聞

高中生考量家境 選擇留鄉上大學

台東高中應屆畢業生郭士豪成績優異,但考量父親早逝,母親獨扛經濟重擔又體弱多病,繁星甄試將台東大學放在第一優先,準備未來4...

為何家世背景好的小孩「都不念電資」?過來人揭殘酷真相

理組學生畢業就職後,可以獲得較高的薪資待遇,吸引不少人學生選擇理組就讀。不過,一名網友發現,就讀電資系的學生,家庭背景似乎都很普通,若家庭背景好的,似乎都選擇法律、商管等科系,好奇為什麼有這樣的情況?貼文一出後,也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通識課「買二手書」老師要扣分 網友曝暗黑真相:不好說的小外快

大學生有不同省錢招數,買二手課本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一名女網友透露,通識課的老師要求同學統一買書,如果不和相同廠商訂購,成績就會受到影響,讓她傻眼質問合理嗎?

康寧大學補助2系學生每年3.5萬 無條件可領4年

今年二月起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一年可補助3.5萬元,近期各大學陸續推出獎學金搭配。康寧大學全國首創,為鼓勵學生就讀...

亞大推均標獎學金 學雜費比國立低

政府補助每年三萬五千元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亞洲大學昨天宣布加碼推出「新生均標以上獎學金」,使學雜費比國立大學更低,亞洲大...

醫學系畢業一定會當醫生? 網曝出路:不少人會從事這類工作

醫生向來都被認為是高薪、有地位的職業,也因此醫學系是不少學子選填的目標,但讀完醫學系一定就會當醫生嗎?一名網友對此就提出疑問,有人就解釋不一定會當醫生,但不少人會從事和醫療相關的工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