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評圖」 大學建築系畢業生以圖會友

「評圖」是建築領域人士從學生時代就必須面臨的考驗,「2021大評圖-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邀請來自日本、香港、新加坡與台灣的建築系學生參展,目前正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舉行。

展出由教育部補助,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和實踐大學主辦,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蕭有志、漆志剛與副教授暨系主任王俊雄共同策展,「2021大評圖-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邀請32件優秀學生畢業設計作品參展。

策展人之一、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俊雄表示,「大評圖」自2012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東亞非常重要的建築教育活動,今年邁入第10屆,前8屆在宜蘭縣政府的協助下,每年暑假在羅東文化工場舉行,第9屆大評圖因應疫情發生,改在實踐大學舉辦。

王俊雄表示,今年在疫情下排除萬難,邀請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4地建築人共同參與展覽與評圖,透過這些展出作品可看到年輕建築人將眼光放回在地與自身經驗,並以地方關懷的眼光來面對未來全球展望的想像。

本次展出32件作品,其中6件是來自日本今年「卒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戰」的作品,3件來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3件來自香港大學,台灣則是透過「Taiwan20」活動選出作品參展。

「Taiwan20」活動由漆志剛與蕭有志擔任召集人,今年6位策展人包括林宛蓁、曾令理、張懷文、林柏陽、呂兆民、魏子鈞,共同選出20件台灣畢業設計作品參展。

展期自10月2日到10月31日,其中10月9日到11日為大評圖系列活動,10月10日下午5時至10時為重頭戲「大評圖」活動,特別邀請國內外著名建築師出任評圖老師,包括Cole Roskam、Erwin Viray、田根剛、小野田泰明等人透過網路上線;吳光庭、郭旭原、黃聲遠、王俊傑等人在現場,由參展作品中選出約十件作品進行評圖。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建築 實踐大學

延伸閱讀

大學線上、實體分流快崩潰! 教部擬取消室內80人上限

違規?世新下周全面實體課 指揮中心:放寬未包含校園

台大宿舍防疫新規惹議 教部重申:可要求住宿生PCR

防疫規定放寬 這大學率先宣布下周起全面採實體課

相關新聞

清大案延燒 教部徹查各大學兩岸交流

清華大學校友會與中國大陸廈門市政府、北京清華大學在新竹清大校內共設「清華海峽研究院」、「清華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遭質...

雙語大學計畫 新增政、清、台科大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

獨/首年補助7.7億! 重點培育大學增3校 政大、清大、台科大入列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開跑,教育部表示,第二期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得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

台日半導體合作 陽明交大攜工研院、九州大學簽MOU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7)日就半導體、智慧載具、綠能三大領域,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達成共識簽定備忘錄,未來將攜手三大...

資通訊外加名額 台清交被調降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一○九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百分之十...

獨/國立大學資通訊外加名額砍半 台清交113學年減招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109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10%招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