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藍白合破局?柯文哲罵「去死吧」 朱立倫:國民黨不會放話

張詠華「爬山昏倒猝逝」享年51歲 友曝他生前「1舉動」:是想好好道別

農業部提告「綠雞蛋」發文者!不到8小時遭逮…他否認造假仍被送法辦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登場 搶招生也為學子解惑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同步登場,今天一開放學生與家長進場時,各院校派員在入口處發放招生與學校簡介,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同步登場,今天一開放學生與家長進場時,各院校派員在入口處發放招生與學校簡介,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今、明兩天同步登場,各參展的學校紛紛展示有特色的系所與先進的教學設備,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希望舊課綱的末代考生,能充分了解各校系的調整篩選科目及倍率,找到符合自己學測成績落點的理想科系

今年參展學校共四十五所,不僅台灣多個院校,也包括香港、新加坡、英國等多所海外學校。各校紛紛展示具特色的院所校系,例如亞大近年推動AI教學,護理學院現場展示智慧醫療護理模式與會講笑話的照護機器人;國防理工學院等多所國軍也派出各個軍種擺攤,呼籲有意從軍的學子能加入國軍行列。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今、明兩天同步登場,各參展的學校紛紛展示有特色的系所與先進的教學設備,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今、明兩天同步登場,各參展的學校紛紛展示有特色的系所與先進的教學設備,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同步登場,今天一開放學生與家長進場時,各院校派員在入口處發放招生與學校簡介,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同步登場,今天一開放學生與家長進場時,各院校派員在入口處發放招生與學校簡介,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同步登場,今天一開放學生與家長進場時,各院校派員在入口處發放招生與學校簡介,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學博覽會北中南同步登場,今天一開放學生與家長進場時,各院校派員在入口處發放招生與學校簡介,爭取學生與家長的認同。記者潘俊宏/攝影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國軍 科系 香港

延伸閱讀

30大學粉紅風暴 挺藻礁公投連署

港中大與學生會割席 數千人連署支持學生會

照顧肌萎女兒!慈父放棄公務員鐵飯碗 考上物理治療系

政府砸15億辦世界客家博覽會 桃市府3億元墊付案延期審

相關新聞

清大案延燒 教部徹查各大學兩岸交流

清華大學校友會與中國大陸廈門市政府、北京清華大學在新竹清大校內共設「清華海峽研究院」、「清華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遭質...

雙語大學計畫 新增政、清、台科大

教育部公告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

獨/首年補助7.7億! 重點培育大學增3校 政大、清大、台科大入列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二階段開跑,教育部表示,第二期重點培育學校除第一期已獲得核定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

台日半導體合作 陽明交大攜工研院、九州大學簽MOU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7)日就半導體、智慧載具、綠能三大領域,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達成共識簽定備忘錄,未來將攜手三大...

資通訊外加名額 台清交被調降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一○九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百分之十...

獨/國立大學資通訊外加名額砍半 台清交113學年減招

因應資通訊產業缺工,教育部配合行政院於109學年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大學資通訊相關科系均可外加10%招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