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與緬甸教育機構簽署協議 強化農業合作
在駐緬甸代表處促成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和緬甸教育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下,先以線上授課的方式,培訓緬甸的農業人力資源,強化台緬合作關係。
駐緬甸代表處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農業是緬甸經濟命脈,緬甸總人口為5400多萬,農業人口超過總人口6成以上,緬甸政府大力推動優質農產品出口政策。駐緬甸代表李朝成今天見證緬甸教育機構「SML國際教育服務」(SML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s)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簽署合作協議,訓練緬甸農業儲備人才。
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初期先開設洋菇栽培及蘆筍栽培技術2個訓練班,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兩位教授線上授課,預期緬甸學員經過5天密集授課之後,奠定對洋菇及蘆筍兩項經濟作物的栽培知識基礎。
後續再經由現場實作指導及進行進階課程,強化學員實務經驗,未來在建立雙方投資及合作機制後,可以立即投入栽種及產銷行列。
駐緬甸代表處指出,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緬雙方專業人士無法自由進出,駐緬甸代表處提出此構想,獲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戴昌賢、國際長李柏旻及農學院院長陳和賢大力支持。
代表處指出,合作計畫目標在結合台緬雙方現有教育資源,由緬方教育機構自籌經費,台灣方面提供專業訓練課程,建立培訓緬甸農業人力資源的新模式,先以線上教學的方式推動新南向政策2.0的農業合作計畫,強化台灣與緬甸長遠的互利合作關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