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深入探索地層奧秘 這群師生架設百顆地震儀追蹤

【110學測】
雲嘉南地區一直是地震好發區域,擔憂地震發生機率越來越高,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動員全系師生,沿古坑、梅山一帶,擺設近百顆地震感測器,每日不間斷監測這些關鍵地區的微小地震訊號長達3個月,藉此分析台灣西部麓山帶複雜的地殼活動及地層構造,評估孕育大地震發生的特性。
為了精準追蹤微小的地震訊號,中正大學地環系團隊著手進行「增加地震觀測網密度」的研究,自行採購64顆新型便攜式地震感測儀,也向台灣地震科學研究中心申請借用100顆同類型地震儀,布設在中正大學鄰近的古坑、梅山一帶,每隔一公里就在地底埋入一顆地震儀,整齊排列成一個矩形區域。
中正大學地環系副教授温士忠說,居住人口超過336萬的雲嘉南地區是地震密集帶,有多條已知與未知的活動斷層,且梅山斷層就在中正大學旁邊,因此除了一般地震監測,建構更密集的地震觀測網相當重要。
「如果只放幾個偵測點,看到的東西就有限,偵測點越多就能看得更清楚,就像是我們做健康檢查的全身斷層掃描。」温士忠說,古坑、梅山一帶有梅山、九芎坑、古坑、觸口等斷層,要辨別地層構造相當困難。此次設置100顆地震儀的高密度地震網,將能幫助提升地層構造的辨識度,以及釐清這些斷層之間的關係。
目前中正大學地環系團隊的研究範圍除了古坑、梅山一帶,未來也將往南移至嘉義市、白河等地區,同樣以設置100顆地震儀的模式,密集監測地震活動。温士忠表示,因地震儀隨時隨地都在接收數據資料,所收集的資料更是以往研究數據的指數成長,後續將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進一步分析與判讀,未來也將不斷投入研究經費購置更多新式儀器進行密集監測。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