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學生會提「學習調整制度」 校方將組專責小組討論

受憂鬱情緒困擾的青年漸增,台灣大學學生會今在校務會議提案,希望校方建立「學習調整制度」,調整作業、考試步調,替這些學生量身訂製學習制度。該案廣受在場代表支持,台大校長管中閔今也在會中裁示,將由台大副校長羅清華邀集教務、學務、各院系所代表組成專責小組進行研議,並在今年6月校務會議中提出方案作法。
歐美多所大學提供深受情緒困擾的學生學習調整制度,讓他們有機會休養,又不致被退學。台灣大學學生會長楊子昂表示,這概念在台灣還很新,希望台大能在既有心輔系統外,能對學生有更多幫助。
針對「學習調整制度」的學生看法,台大學生會去年底也回收2363份學生問卷,有約4成學生認為自己「有學習調整需求」,該調查也指出,學生情緒困擾程度越高,學習困難越大,包含課堂發言、即席問答、準時完成作業,即便沒有需求的學生,也有7成學生支持該項制度,沒有嚴重的不公平感。
台大學務長沈瓊桃補充說明現行制度,他說,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學校依法設有個別支持計畫(ISP),只要提出診斷,包含憂鬱症、社交恐慌、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就可以申請特教身分,目前全校約有近300名學生有ISP。
沈瓊桃也說,台大也陸續擴充院級輔導專員量能,未來將建置法律學院、文學院、管理學院,已規畫空間將進行招募,各學院學輔專員由心輔中心督導管理。
學習制度調整提案在校務會議中獲得不少教師代表支持,一名工學院校務會議代表提到,曾有數理成績優異的學生因憂鬱症影響學習,差點被退學,若採重期末考分數,可能這門課有機會通過,但也有少數學生可能會認為不公平,若能有完善制度,教師在輔導個案時,也比較能應對。
管中閔也說,確實有學生會出現情緒困難,校內也確實缺少一套作法,讓老師在教學上較無依循,常在公平性上左右為難。
管中閔最後裁示,由副校長羅清華召集專責小組,召集教務處、學務處、院系所代表、心輔專長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並在今年6月的校務會議中提出報告。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