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走出教室的學習」論壇 勉勵以專業造福人群

大學除了幫助學生精進知識、找好工作外,還能做些什麼?中原大學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有成,今天舉辦「走出教室的學習」大學社會責任論壇,分享如何凝聚團隊力量、翻轉城鄉,造福社會,獲熱烈回響。
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表示,校方一直重視全人教育,關心學生的人格發展、善良有愛心,這樣的信念讓學生未來發展更亮眼。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長顏蔚慈舉耶魯大學300多年來最火紅的課程「如何變快樂」課,強調「Helping others makes us happier than we expect.」正是中原全人教育的理念。
她也指出,青年局、中原大學、聯合報推動全人教育理念、在地實踐、走出教室學習,不只為了台灣的企業、環境或小鎮生存,而是在每位學生心中扎下幸福的種子,即是「發現所學有價值」、找到自身定位,也期待中原大學讓更多青年從實踐中獲得幸福。
聯合線上執行長孫志華,以傑出校友身分勉勵學弟妹,老師是學生的光,學生是老師的光,肯定中原大學透過社會責任實踐,創造典範的光芒,也讓師生的臉上看得到光芒。
中原大學主任秘書吳肇銘分享,多年來,師生協助苗栗縣卓蘭鄉創造「雙連梨」品牌,青年返鄉了、農友收益提高了、小校也起死回生。他說,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是考卷描述不出來的,讓學生「走出教室學習」,面對真實問題,將解決問題、學習的點點滴滴融入大學生活,是大學要盡的最大社會責任。
論壇也邀請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台創辦人楊振甫、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發表創業心得。
楊振甫在2013年建立開放式專業志工人才平台,號召想要貢獻社會的專業人士加入平台,利用5%的時間和力量改變社會,目前已有超過一萬人加入,如今更拓展至國際合作,啟動亞洲社會設計跨城市串聯。他說,現階段全球永續發展、城鄉落差、世代共榮等議題,要大家聯手才能擊敗。
何培鈞大二時因不捨偶然發現的南投竹山百年三合院成為廢墟,大學畢業後貸款1500萬將三合院買下,打造為人文民宿、將破敗閒置的老客運車站改造為人文打卡景點,開辦「竹山光點亞洲創育小聚」成功孵化在地品牌。吳肇銘、何培鈞、楊振甫都勉勵年輕人「走出教室外學習」,找到自己的光亮,也照亮別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