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記錄傳統工藝 亞大3學生獲文化部「A+文資創意季」金獎

亞洲大學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楊文慶、康紹秦及林駿騰以課堂的作品「工憶」,記錄台灣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術粧佛、藝閣丶捏陶 ,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的「A+文資創意季」文資保存類金獎,獎金10萬元。
林駿騰說,大二時上林孟潔老師雜誌排版設計課,林老師要求他們以台中出發製雜誌型的書。他們認為台灣長期受西方文化影響,忽略了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傳統文化,然而傳統工藝卻早已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因此以記錄台灣傳統工藝出發,製作這個作品,並分別以粧佛、藝閣丶捏陶為主題製作出3本刊物。
楊文慶說,當時從校方得知雲林北港傳統民俗活動藝閣是以真人扮演媽祖、各路神佛等角色,並在媽祖生日等重大節日於北港市區遊行,因此他們到北港採訪「顏氏藝閣」負責人、60多歲的顏三泰。顏家從顏的爺爺做起,已近百年歷史,幸好顏三泰的兒子願意接手,讓這項傳統技藝能傳下去。
妝佛則是記錄台中市葉坤定、葉坤鵬兄弟二人,從父親葉勇助手上接下的這項源自魏晉南北朝技術,當時這項技術在明朝時由福建傳入台灣,目前只在台中、台南及鹿港等地有師傅傳承。葉坤定兄弟說,只要信仰在,妝佛藝術一定會繼續傳承。
校方說,楊文慶等3位同學以一年的時間,用文字與照片,記錄了藝閣、妝佛與捏陶等三種傳統技術匠師的身影,同時把匠師們的堅持與韌性表達出來,見證了民間信仰技藝文化及歷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