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抄襲 碩博士論文須通過原創比對

為防止學術抄襲,提升研究生論文品質,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校,一○八學年起,規定碩博士生都要先完成「論文原創性比對」,通過各系所訂的論文相似度標準比率,才可申請學位考試。學者表示,比對系統不是避免學術抄襲的萬靈丹,卻能對「文抄公」產生嚇阻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師生都要扛起對學術倫理職責。
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表示,若要送文章到國外期刊發表,會被檢查與某些文章相似度,如高過一定比率會被退件。校方希望研究生寫論文時,也能注意抄襲問題,要求碩博士學位考試時,應檢具論文相似度比對報告,供考試委員參考,一○八學年入學的研究生適用。他說,國際期刊標準較嚴,相似度不得高於百分之十五。
交大和政大也規定八月起欲提出學位考試申請的研究生,論文要先完成原創性比對,相似度標準由各系所訂定。比對結果僅是參考用,會由口試委員進一步判斷。
政大註冊組組長王揚忠說,學生寫論文可能不小心漏了引述來源,等到學位考試通過,論文才被檢舉違反學術倫理。校方希望碩博士生先上系統比對,可預先發現論文是否有無心造成的格式誤差或引用錯誤,並加以排除。
屏東大學去年規定研究生論文上傳前,應經比對系統比對。屏大教務長施百俊說,大部分系所將論文比對相似度指數訂為百分之卅以下。「衝擊較大的是人文系所,哀鴻遍野」。人文領域論文常大量引用其他文章,但系統是死的,只能比對字串是否一樣,就算正確引用,相似度比率還是高。為了通過標準,指導教授需輔導學生調整內文,如不能寫得太精要或多加內容。
政大研究生學會會長、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張維倫說,人文領域研究基礎常奠基於前人研究,會有許多文本跟理論需要引述來分析,在系統判別上很容易達到「抄襲」標準,還需要再仰賴人力判斷。
中興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武東星說,把比對軟體當工具,僅能避免有些碩博士論文淪為初階「文抄公」,還是很難避免「有心的」抄襲。研究生學術研究過程中,指導教授定期參與很重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