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高教政策不明 錢沒用在刀口上
為留才和攬才,政府2006年至2016年就有5年500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10年花掉千億元經費。然而,十年後換來的是,國內人才持續流失,被港澳、大陸甚至中東搶走。國內龍頭台灣大學,則在世界大學排行節節敗退。台灣高教政策,若再不對症下藥,恐又淪為無效撒錢的補助計畫。
近年來,台灣的高教看不出政府具體的宏觀藍圖,沒有培育人才的前瞻視野,更缺乏面對世界競爭的危機意識。對許多大學來說,政府的教育政策,幾乎是「沒有政策」,隨波逐流,看不到具體目標。所以他國愈跑愈快,台灣包括台大等頂大,不過幾年光景,就遠遠落後。
教育部日前宣布推動「玉山計畫」,以彈性薪資獎勵大學教學與研究人員,希望留住國內頂尖人才及延攬國際人才,也是少數被學者認為「政府難得有魄力的高教政策」,卻也被指可能無法照顧年輕學者,製造世代之間的不平與分裂。
台灣高教經費有限,錢要用在刀口上。不能又想「拔尖」幾所大學打「國際杯」,一被教育團體抗議,又將經費廣發各大學,一直在支微末節上,跟著民粹打轉。
教育部必須告訴大家國家對於高教的願景是什麼,不能再只是宣示多元、公平等抽象的形容詞,無法打動人心。
有了具體目標後,教育部就放手,讓大學各自努力。別再給了錢就不停下指導棋,讓大學辦學綁手綁腳。教育部若不給予大學更大的辦學自由,台灣高教競爭力,只會愈來愈喪失,也難怪有頂大校長直言,「教育部不再管的時候,就是台灣高教起飛的時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