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注意1長音、2短音警報 北市城鎮韌性演習今1330啟動

穿在身上的殖民風?經典時尚單品背後的殖民歷史

影/以色列連環炸敘利亞國防部!女主播連線遇空襲 驚恐落跑畫面曝

114分科測驗/自然科考前總整理!掌握命題趨勢、題型和時事 跨科題也能輕鬆解決

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7月11日(五)與12日(六)登場,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數乙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聯合新聞網》整理了今年學測自然科的「考題分析」、詳述相關領域新聞的「圖表看時事」,以及增進科普知識的「科學人雜誌」,幫助考生快速掌握考題趨勢。

高中師解析命題趨勢

北一女師解析歷屆物理考題:這些單元最常出

北一女中教師蔡亦涵分析111至113年分科測驗物理考題,指出「牛頓運動定律與應用」、「溫度與熱量」、「電磁感應與電磁波」、「近代物理」占分明顯較多;反之,「動量與碰撞」、「波動」、「電流磁效應」等單元則占比較低。

進一步比對大考中心公布的低得分率試題可見,雖然「牛頓運動定律」與「近代物理」出題多,但題目相對友善,得分不難;反而是「運動學」、「光學」、「電流磁效應」、「電路學」等單元雖然出題不多,一出就是難題,讓不少考生吃盡苦頭。「動量與碰撞」則整體較為親民,幾乎未出現棘手題目。

蔡亦涵也提醒,108課綱加深加廣選修指定的11個實驗,內容都極為重要,須詳細閱讀實驗手冊,理解操作步驟,如果有機會,建議到實驗室實際操作。

》》點此看考前30天物理應試準備

別跳過!建中師指化學2章節「幾乎每年必考」

建中教師柯淑惠說明,108課綱實施後的近3年分科測驗,化學試題範圍涵蓋所有核心章節,建議考生不可偏頗,或抱著僥倖心態放棄某個章節。歷屆統計顯示,「有機化學」、「化學平衡」幾乎每年必考,且占分較高;「原子結構與性質」、「化學鍵」、「反應速率」、「酸鹼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單元配分也相對穩定,是準備重點。

對於跨科、跨章節等綜合性考題,統整與連結都須仰賴對基本概念的熟練掌握。近年也強調素養導向,考生平時可以多關心日常生活時事及環境、海洋、能源、科技教育等19項重大議題。

》》點此看考前30天化學應試準備

景美師曝生物命題方向:可留意科學界發現和諾貝爾獎

景美女中教師游雲霞透過大考中心資料解析命題方向,她指出,考試第一項目標是評量學生具備生物學知識的認知能力,試題不僅涵蓋課內概念,也結合生活時事延伸應用,例如去年第19題提及邦克列酸,便呼應寶林茶室中毒事件,類似題型已逐漸成為命題趨勢。第二項目標則是考查運用科學方法的能力,包括圖表判讀、證據運用、資料分析與彙整,也包含實驗設計與操作,常見於實驗題題組中。

游雲霞建議,考生可多留意前一年科學界的重要發現與諾貝爾獎成果。例如近年AI運算高度耗電,涉及能源議題,近期就有期刊報導大腸桿菌以放電形式完成呼吸,可能會成為未來電力多元化下,一種新的能源解決方案。

》》點此看考前30天生物應試準備

【學測自然科】

114學測自然難易度中等 考生見「魔王題」紛紛喊難

114學測自然科整體難度落在中等,考生普遍認為題目靈活、計算量不多,比較大的挑戰是閱讀量相對較大。自然考科化學題較少、生物題相對好掌握,出題仍以混合題組為主,難題集中在前段選擇題;許多答案都能從題目找到線索,或從圖表、表格或數值一步步解析答案。

延續素養導向與時事趨勢,光觸媒變化、基因變異、聖嬰現象等皆入題。其中,第47至49題以2024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以仿效腦部神經網路奠定AI人工智慧基礎的研究為例,串聯生物、物理等跨領域知識,被考生點名為「魔王題」,是整份考卷最具挑戰性的題組之一。

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物理

多數教師指出,114學測物理科整體難度略高於去年,計算量明顯增加、作答時間拉長,但題型並未過於刁鑽,掌握基本觀念仍可獲得高分。教師評析,過去物理科較少考量子現象,但今年佔比則高達三分之一。闈場教師則表示,今年的物理考題主要為測驗基本能力,僅有少部分題目較具挑戰性。

補教也認為,整體難度與去年相近,但計算題占比明顯拉高;並強調只要學生平時打好觀念基礎,依舊有機會穩穩拿分,「這份考卷還了認真學習的同學一個公道。」

化學

有教師指出,114學測化學科對社會組學生而言偏難,自然組學生則約為難度中等,若考生具備選修化學知識會較有優勢。整體考題以基本題型為主,圖表題約佔五成,計算量適中但略繁雜;部分題目與生活、科技、能源議題結合,例如考探討啤酒苦味檢測的方法、新型光觸媒材料的開發等等。

多數題目可由課本知識應對,但第35至36、55至57題的題組則需較高層次思考,整體兼顧基礎與應用,能有效測驗學生的科學理解與素養能力。

生物

外界普遍認為生物是自然科的「大魔王」,大部分教師皆表示,今年生物科命題較複雜、具鑑別度,部分題目超出必修生物範圍,還分別出現與化學、地科與物理各科,超越知識本位的跨章節題目,要得高分並非易事。

試題主要仍在考核學生閱讀、擷取資訊、圖表判讀能力,如2、37、38、39等。不少老師指出,47至49題生物、物理合科題讓人驚艷,以仿生概念融入神經電學的膜電位變化,但就膜電位的概念是屬於選修生物的範圍,學生必須有點基礎才能回答,「真的有點難」。

》》點此看學測自然考題+解答

【圖表看時事】

圖表看時事/核三廠停役!圖解台灣發電結構、核電廠除役階段

核三廠停役,全廠進入廿五年除役期,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核三廠將轉型光電場。藍白在立法院通過修法讓核電廠延役,但屏東縣長周春米堅決反對,核電廠所在的恆春鎮基層都力挺核三延役。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是否重啟核電廠,「都在未定之中」…

核三廠進入除役期。(製表/潘奕言、王昭月、黃瑞典)
核三廠進入除役期。(製表/潘奕言、王昭月、黃瑞典)

圖表看時事/溫室氣體總排放減少 這部門反增…圖解排放占比

環境部27日公布二○二五年版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我國二○二三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二七八點六三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較基準年減少百分之四點四八。然而細看各部門的溫室氣體碳排,能源部門不減反增,與第二期溫室氣體減碳目標百分之十仍有一段距離…

溫室氣體排放,能源部門最多。製表/生活中心
溫室氣體排放,能源部門最多。製表/生活中心

》》點此看所有圖表看時事

【科學人】

科學人/三日不讀書就面目可憎 耍廢十天就對大腦有害

研究發現,肌肉怠惰10天,大腦中與阿茲海默症強相關的特定蛋白質指標就會提高。這些發現證實了許多人從經驗中累積的生活智慧:保持身體活動不僅對你的身體健康有益,對你的大腦健康也有益。運動可能預防或延遲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發展…

科學人/發現前所未有的全新顏色 只有五個人見過的「Olo」

這個突破性的發現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他們成功讓人類看到了從未見過的顏色。科學家們通過一種叫做「Oz」的技術,直接刺激眼睛中負責感知色彩的錐細胞,讓人類體驗到一種新發現的色彩——「Olo」…

圖/freepik
圖/freepik

科學人/應用方試比你知道的更廣泛…膠原蛋白是醫學和工程新星

研究發現,膠原蛋白不僅可支撐組織,在未來更可能發展為再生醫學與機器人肌膚的關鍵。膠原蛋白是讓皮膚保持彈性、支撐身體多處結構的關鍵角色,但它們的應用方式可能比過往認為的更廣泛…

科學人/偏方不可信?科學證實「母乳可當眼藥水」 助角膜修復

面對孩子身上層出不窮的大小狀況,許多父母都會口耳相傳各類偏方。用母乳舒緩寶寶眼睛的不適或紅疹,也不是迄今唯一的案例。這次經驗聽起來像是民間偏方,但麥考特將此偏方帶入實驗室,與研究角膜療法的專家彼特拉什(Mark Petrash)合作…

科學人/別以為有動就好!研究指「久坐恐讓大腦萎縮」 運動也無法救

你每天早上跑步、晚上舉重,覺得自己身心健康、無懈可擊。但中間那段時間呢?你是不是坐著滑手機、開會、追劇,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別以為運動,可以把這些時間造成的危害「一筆勾銷」。科學家最近狠狠打破了這個美麗誤會。

久坐示意圖。圖/AI生成
久坐示意圖。圖/AI生成

科學人/細菌也懂「策略性撤退」?科學家揭密「黑死病菌越傳越弱」關鍵

提起黑死病(Black Death),可別以為它只是歷史課本裡的遙遠故事,就如同這幾年才經歷的COVID-19(新冠肺炎)一樣,全球性的傳染病大流行總是以猝不及防的姿態降臨,值得我們高度警惕、深入了解。歷史上,鼠疫這種由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引起的劇烈傳染病,曾造成三次大規模疫情,奪走數億條人命…

》》點此看所有科學人雜誌

114分科測驗

延伸閱讀

申請入學落榜別灰心!把握最後機會 114分科測驗考前整理一次看

114分科測驗/社會3科時事大彙整!重「跨科思考」 從學測分析考題趨勢

114分科測驗/數甲、數乙考點全解析!掌握作答節奏成關鍵 數乙首度登場「五大單元」必考

相關新聞

影/建臺高中分科測驗搞出大烏龍 校方出面懇求:給孩子應考機會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為應屆考生報名今年大學分科測驗發生嚴重疏失,將文、理組生物、歷史2科集體錯置,全校20多名應屆考生幾乎...

大學分科測驗建臺高中竟集體報錯名 家長團體提建議方案補救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爆出大學分科測驗集體報錯名事件,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秘書長、苗栗縣家長協會副理事長吳建鴻今天建議加印考卷...

分科測驗將登場 苗栗某私中傳出包「集體報錯考科」!校方卸責回應曝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11日即將考試,苗栗縣有私立高中竟發生學生考科集體報錯的大烏龍,有網友透過社群平台發文爆料,引發熱議;縣...

考生注意!分科測驗周五周六登場 明下午開放看考場

114學年分科測驗將於11日、12日登場,今年約3.9萬人報名,比113學年略減。大考中心提醒考生,依照往例,明日(10...

影/建臺高中集體報錯名 鍾東錦請命大考中心給學生補救機會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大學分科測驗學生集體報錯名事件,苗栗縣長鍾東錦表達了難過與不捨,認為這項疏失,可能導致學生延誤1年的時...

分科測驗/首日決戰理科生 應考注意事項一次看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天登場,首日依序考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根據大考中心簡章規定,考生入座後可先目視確認答題卷上應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