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中一中3生錄取日本京大、台大 他免學費還有生活費可領

台中一中學生賴定均,錄取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可領學校全額學費獎學金,每月並有12萬日圓生活費補貼。記者余采瀅/攝影
台中一中學生賴定均,錄取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可領學校全額學費獎學金,每月並有12萬日圓生活費補貼。記者余采瀅/攝影

大學申請入學今放榜,台中一中學生賴定均,錄取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可領學校全額學費獎學金,每月並有12萬日圓生活費補貼。台中一中涂景睿則錄取台大資管系;台中一中劉彥緯錄取台大醫學系,希望未來可成為一名外科醫師

賴定均高中三年參與了數場國際交流活動,其中多數與日本學生進行互動,讓他對日本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也萌生前往日本留學的想法。

賴定均申請「京都大學iUP計畫」,是該校專為國際學生設計的國際學位課程,台灣學生可憑學測成績與英檢證明申請不同科系,入學時不要求具備日文能力,並提供全額學費獎學金及每月12萬日圓生活費補貼。

賴定均表示,自己日文雖然沒很流利,但相信自己在海外可以克服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學習,希望在入學前能持續強化自己的英、日文能力,順利融入日本生活與課程環境,豐富自己的國際視野與社交經驗。

台中一中涂景睿的父親是水果攤販,經常需要處理大量訂貨資料,但訂單多數採手寫,讓他開始思考如何透過科技提升營運效率,也讓他對資管系產生興趣,最終如願錄取台大資管系。

徐景睿高中三年沒有補習,他說,上課認真很重要,「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除了複習,也會透過打球,適時放鬆壓力,紓解壓力,可讓讀書更又效率。

台中一中劉彥緯錄取台大醫學系,他說,高中曾參加醫療志工,助人很快樂,加上祖父曾確診新冠肺炎與流感,但家中人無醫學背景,難以給予建議,讓他更確定要往醫科走,未來想往神經外科或心臟外科發展。

劉彥緯分享讀書秘訣,他說,睡眠很重要,他每日11時睡覺,早上6時起來,有充足睡眠,才可專心聽講。他也說,「第一次學習最重要」,認真聽課,後續再複習,可讓學習更有成效。

台中一中今年共680名學生參加申請入學,386人錄取,錄取率57%,其中台大錄取84人。台中女中今年共458名學生參加申請入學,253人錄取,錄取率55%。

台中一中劉彥緯錄取台大醫學系,希望未來可成為一名外科醫師。記者余采瀅/攝影
台中一中劉彥緯錄取台大醫學系,希望未來可成為一名外科醫師。記者余采瀅/攝影
台中一中涂景睿則錄取台大資管系。記者余采瀅/攝影
台中一中涂景睿則錄取台大資管系。記者余采瀅/攝影

台中一中 台大 日本 申請入學 醫學 醫師

延伸閱讀

大學申請入學放榜 亞大25科系分發率達100%

大學個人申請放榜 台東女中成績亮眼

陸殲-15「異常接近」日本巡邏機 日防衛省:已表示嚴重關切

影/大學申請入學公布分發結果 分發缺額近3年來最低

相關新聞

114分科測驗/自然科考前總整理!掌握命題趨勢、題型和時事 跨科題也能輕鬆解決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7月11日(五)與12日(六)登場,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數乙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

擴大申請入學3倍率周五討論 教育部:尊重招聯會決定

教育部研議將申請入學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已於5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該案將於周五提至招聯會會員大會由...

台大申請入學173個缺額 政治系最多、醫牙電資均招滿

114學年升大學申請入學今公布分發結果,台大共有173個招生缺額。其中,缺額最多的是政治系,該系兩組加起來共22個缺額,...

分科測驗衝刺/數乙初登場線性規劃必考 數甲多選破解有技巧

114學年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12日舉行,今年回應大學端選才需求,首度加入數學乙考科。聯合報即日起推出分科測驗衝刺系...

申請入學醫學系79個名額未招滿 長庚醫缺額28個最多

114學年升大學申請入學今天公告統一分發結果,11校醫學系提供586個名額,最後507人獲得分發,留下79個缺額,又今年...

女學霸學檔「科展作品爆抄襲」遭撤銷獲獎 校方回應了

台中一名女高中生今年錄取台灣大學醫學系,卻被爆料科展作品疑似抄襲指導教授的期刊論文。主辦台灣科展的科教館今公布審查結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