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揚言開除鮑爾...川普又馬上改口?外媒曝3理由:利率恐飆升

美股早盤/經濟數據、企業財報亮眼!三大指數上漲 台積電ADR升2.8%

不只擺拍!員工怨「即時工量統計」加重搶修負擔 台電回應了

師大附中生無法報考國防醫 陸委會:不符兩岸條例21條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8日說明師大附中生無法報考國防醫學院事件,強調兩岸條例21條,「在我們的各個政府機關都是一律遵守」。(圖/截自記者會直播)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8日說明師大附中生無法報考國防醫學院事件,強調兩岸條例21條,「在我們的各個政府機關都是一律遵守」。(圖/截自記者會直播)

針對近期師大附中學生報考國防醫學院的爭議,陸委會8日下午首度說明指出,該生雖然屬於中華民國國籍,但有繳過大陸除籍證明,所以「身分轉換」從3歲開始算,陸委會並強調,因為其不符合兩岸條例21條的規定,所以「抱歉,沒有辦法考」,「法律就是法律」,必須要遵守。

有學者認為他已屬中華民國國籍,對於未來是否會放寬兩岸條例對於擔任國防機構人員需要設籍滿20年的規定,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我方國籍是「屬人主義」,只要父母有一方是中華民國國籍,自然就可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但他強調「中共那邊的規定也一樣」,而且陸方規定在大陸出生的小孩,一出生就要報戶口。「所以這個小孩雖然他是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沒有錯,但他可能同時也有在那邊設籍,然後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

梁文傑表示,這次個案是大概3歲時獲准回台定居、初設戶籍,當時有繳除籍證明,「意思就是他在大陸出生以後,有報那邊的戶口」,所以他的身份轉換是從3歲左右開始起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21條規定,身份轉換以後,必須要20年,要經過20年,否則不能夠擔任情報人員、志願役軍官士兵、國防機構文職教職或是聘僱人員。多年以來兩岸條例第21條,「在我們的各個政府機關都是一律遵守,尤其是國防部所屬的機關」。

他指出,這位學生「絕對不是單一個案,歷年來都有」,但是因為其不符合兩岸條例21條的規定,所以「抱歉,沒有辦法考」,「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案子」。他強調,「法律就是法律」,是必須要遵守的。我認為國防部他對於這個個案,我覺得他也是必須要遵守兩岸條例的21條的規定,而且國防部所屬機關確實是有特別的必要性。

梁文傑並沒有具體回應,是否準備研議修改兩岸條例當中的21條,放寬對年幼來台者從軍報國的限制。

至於國防部孫立方中將是否具有大陸的國籍,最近有不少討論,梁文傑在會後向媒體說明,孫立方來台是1982年,當時14歲,而兩岸條例是1992年才有,所以孫報考軍校時,沒有設籍台灣20年的規定。

另外對於公務員赴大陸納管的部分,梁文傑表示,這部分因為現行制度「有一些疏漏的地方」,「會把它補正起來」,至於具體的條文,因為各個部會還在討論之中,所以不方便先公開,但是「會很快提出條文」。

國防部 國籍 兩岸條例

延伸閱讀

國安法只罰發展組織者、不罰參加者? 梁文傑:法律授權不足

查區桂芝轉發中共徵文挨批 梁文傑:是提醒 非文字獄

「七種人」赴陸需注意人身安全 海基會:「這族群」被捕居多

將放寬第二類陸客來台? 陸委會:有在討論、接近自由行

相關新聞

中一中女學霸遭撤台大醫學系資格 名醫曝「1關鍵」:她沒必要抄襲

台中一中一名女學生原透過繁星推薦錄取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因高三科展作品遭檢舉涉嫌抄襲,主辦單位決定取消獎項並追回獎金。之後,台大醫學系表示,基於錄取公平性考量,決議撤銷該生入學資格。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發文表示,該生因外部提供資料觸及爭議,但以其資質與能力,根本沒有抄襲的必要,質疑台大的撤銷裁定不符比例原則,勉勵該生「鑽石一定會發光」。

女高中生科展作品違學倫遭撤獎 台大撤銷醫學系錄取資格了

台中一名女高中生錄取台大醫學系,被質疑科展作品抄襲,經科教館審查後,決議撤銷獎項。台大今天表示,收到檢舉後已開會審議,決...

影/建臺高中分科測驗搞烏龍 考生委屈「只能認了」今考試盼給加油

苗栗縣私立建臺高中為學校應屆畢業考生集體填報今年大學分科測驗出差錯,大考中心未接受校方和立委、縣長的請求,今明兩天23名...

114分科測驗/自然科考前總整理!掌握命題趨勢、題型和時事 跨科題也能輕鬆解決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7月11日(五)與12日(六)登場,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數乙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

擴大申請入學3倍率周五討論 教育部:尊重招聯會決定

教育部研議將申請入學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已於5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該案將於周五提至招聯會會員大會由...

台大申請入學173個缺額 政治系最多、醫牙電資均招滿

114學年升大學申請入學今公布分發結果,台大共有173個招生缺額。其中,缺額最多的是政治系,該系兩組加起來共22個缺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