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周內決定」是川普刻意放出的煙霧彈 CNN曝欺敵內幕

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 盧秀燕酸「個人十觀」:與國人期待沒對焦

「眼睛瞎了喔!」華僑旅客夫婦找嘸刷卡處 遭台鐵站務員咆哮大罵

台大1階過篩比率40% 醫學系報名人數少95人

大學申請入學一階篩選結果出爐,台大申請入學報名比去年少2150人次,通過篩選比率約40%。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學申請入學一階篩選結果出爐,台大申請入學報名比去年少2150人次,通過篩選比率約40%。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日大學申請入學一階篩選結果出爐,台灣大學申請入學報名比去年少2150人次,通過篩選比率約40%。一階報名人次最多的3個系為化工系、土木系、機械系,電資科系則同樣熱門,尤其電機系、資工系的過篩考生之中,有過半都是滿級分。此外,由於二階時間和其他學校衝堂,因此今年台大醫學系僅223人報名,較去年少95人。

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今日接受媒體聯訪,說明台大各學系一階篩選狀況,台大在申請入學階段招生名額共1787人,比去年少6個人,是因教育部有調整AI擴充名額。今年報名人次14222人,比去年少2150人次;通過篩選5662人次,通過比率約40%,比去年多5%,原因在於報名人次較去年少。

台大去年一階報名人次最多的科系是生機、生工系,今年報名人次最多的3個系都落在工學院,化工系共有646人報名,招生名額僅63人,219人過篩、超篩30人;報名次多的是土木系,共498人報名,招生名額55人,過篩264人、超篩99人;機械系483人報名,招生名額82人,過篩292人、超篩76人。

電資方面,台大電機系495人報名,招生名額92人,238人過篩,僅超篩8人,但238人中有142人英、數A、自然3科達45分滿級分;資工系408人報名,錄取57人,219人過篩,其中有110人3科滿級分。

台大醫學系223人報名,較去年少95人,李宏森分析,減少原因在於與其他學校醫學系衝堂。醫學系150人通過一階篩選,超篩48人,4科滿級分者62人,最低過篩標準59級分。牙醫系一階門檻也是59級分,報名102人,招生名額只有11人,超篩8人。

今年台大一階門檻為4科42級分、3科32級分,4科比去年低3級分、3科比去年低1級分,李宏森表示因今年數學較難,所以稍有下降。

李宏森提醒,通過一階的考生一樣要到通過校系報名二階,並繳交甄試費用,依照各校規定上傳書審資料。台大二階報名時間為5月1日至5日,筆試時間為5月17、18日,共4群、11學系會進行台大內部共同筆試,4群包含醫牙藥群、工學院A群、B群以及電資群。

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說明台大各學系一階篩選狀況。記者李芯/攝影
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說明台大各學系一階篩選狀況。記者李芯/攝影

醫學 滿級分 台大

延伸閱讀

申請入學9校醫學系超篩 北醫多90人台大多48人

申請入學1階篩選結果公布 過篩比率較去年增1.7%

創校16年!馬偕醫學院8月更名醫學大學 全台首設再生醫學系

虎尾高中繁星再創佳績 逾7成錄取頂尖大學、7人醫學系

相關新聞

114分科測驗/自然科考前總整理!掌握命題趨勢、題型和時事 跨科題也能輕鬆解決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7月11日(五)與12日(六)登場,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數乙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

擴大申請入學3倍率周五討論 教育部:尊重招聯會決定

教育部研議將申請入學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已於5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該案將於周五提至招聯會會員大會由...

台大申請入學173個缺額 政治系最多、醫牙電資均招滿

114學年升大學申請入學今公布分發結果,台大共有173個招生缺額。其中,缺額最多的是政治系,該系兩組加起來共22個缺額,...

考生注意!大考中心曝115學年學測、分科測驗暫定日期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日前公布115學年度各項考試暫定報名與考試日期,其中,學科能力測驗將在2026年1月17日...

網傳老師涉指使高中生學習歷程造假 學校澄清了

一名學測74級分高中生申請入學正取多間大學醫學系,但被發現其學習歷程檔案誤植「最佳辯士」頭銜遭檢舉,陽明交大、北醫大撤銷...

申請二階甄選 頂大熱門系強碰

大學申請入學二階甄選將於本月中開跑,以十七、十八日最熱門,其中十七日下午為台大共同筆試,同時也是陽明交大醫師組以及清大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