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西班牙探親遇上大停電…生活交通大亂 她:台灣人能否淡定?

王世堅:陳亭妃受的委屈 是掛在胸前的勳章

川普政府爆動用郵局抓移民!神秘單位曝光 幫調包裹照、查IP帳戶

南一中陳仕文、施宏宇捨電機上台大物理 堅信「可進可退最好選擇」

台南一中科學班學生陳仕文(左起)、施宏宇,透過特殊選才管道上台大物理系。
台南一中科學班學生陳仕文(左起)、施宏宇,透過特殊選才管道上台大物理系。

南一中科學班學生陳仕文、施宏宇對物理有興趣,投入學習與研究,並參加大小型競賽都有好成績,透過大學入學特殊選才管道申請上台大物理系,雖然有親友建議他們讀電機,但基礎科學卻是未來科技發展重要柱石,他們信心堅定認為,讀物理系是最好選擇。

陳仕文說,國中時物理成績相較他科就較為凸出,但還沒想到上大學要讀物理系,上了高中後,接觸到與物理相關的競賽而引發興趣,並投入學習,參加徐有庠盃台灣青年物理辯論競賽獲得銀牌獎,並進入國手選訓,準備參加世界賽。日前以「磁懸浮裝置探究及相關參數之探討」為題製作海報,參加科學展覽會,獲得3等獎,有機會能再參加國際賽,對自己是一大肯定。

施宏宇在國中階段就對物理有興趣,也曾通過教育部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初選,在選訓時閱讀相關教材,進一步認識物理後,更加有興趣,也使自己累積更多相關知識。上高中後,因班導是物理老師,在鼓勵下,參加許多競賽,包含物理辯論競賽、旺宏科學獎都有好成績,更堅定自己往基礎科學邁進的信心。高三參加學科能力競賽,獲得物理組全國三等獎、南區科展優等。

陳仕文、施宏宇選擇就讀台大物理前,也有親友建議他們可考慮就讀電機,認為未來出路比較好,但他們早就在這方面做了功課,其實讀物理系是可進可退的最好選擇,特別是未來科技發展,物理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出路並非不好,家人也都支持他們。

施宏宇說,自己除了錄取台大物理,也錄取了交大電機,親友建議他讀電機的聲音確實滿大的,但考量到他的興趣,以及對物理系畢業生的發展有更進一步了解,知道物理系出路好,也都轉為支持與鼓勵。陳仕文表示,未來想往學術面發展,施宏宇則是要往產業界發展。

陳仕文在高中時期忙於研究、參加比賽,沒時間出遊,他說,上大學前這段期間除了繼續充實自己,也要好好體驗高中生活,除多讀一些有興趣的書籍,也要去旅遊。施宏宇認為,自己較弱的是英文,會把握時間增強這方面的能力,為上大學做好準備。

台南一中科學班學生陳仕文(右起)、施宏宇,透過特殊選才管道上台大物理系。
台南一中科學班學生陳仕文(右起)、施宏宇,透過特殊選才管道上台大物理系。

南一中 台大 物理科 特殊選才

延伸閱讀

低空經濟夯 6大學申設新科系

114學測自然/題目靈活有啟發、選修觀念入題 補教:還認真學生公道

114學測自然/考驗圖表解讀!地科較往年難不少 師讚物理1題組很驚艷

114學測自然/時事考康芮颱風、百年大震 師評高分不易:生物考題極具鑑別度

相關新聞

建中生問該讀電機或醫科 台大院長:18歲決定一生太難

台灣醫療面臨醫護出走,給付低廉等問題,年輕世代對擔任醫師卻步,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分數,牙科首度超越醫科。台大醫院院長吳...

業界受歡迎?他學測爆了考慮讀「台科大」 網曝優勢:不分系很頂

不是高職生就讀「台科大」有何優缺點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今年學測考得不好,父母不希望他考分科測驗,因此正在考慮台科大「不分系」,也聽說台科在業界很受歡迎,未來希望去外商工作,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個申放榜醫學系不再最頂 實習醫學生後悔:醫療環境因「4件事」惡化

醫學系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心目中高分群的首選,然而今(2025)年申請入學放榜後,牙醫系入學分數正式超越醫學系,讓一名實習醫學生在論壇上稱有點後悔自己的選擇,更感嘆對醫學的初衷與現實有落差,因為要面對救人戰戰兢兢的心情、優渥薪水是高工時堆疊的假象、對於掛號費與自費醫美有雙重標準的民眾等。

申請入學放榜!醫學系被超車 住院醫師:工時2倍、薪水卻少牙醫四分之一

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放榜,醫學系不再是全台最高分的科系。一名男網友在論壇指出,不僅台灣大學牙醫系的錄取門檻已超越同校醫學系,別間大學牙醫系的錄取分數也普遍高於同校、甚至其他大學的醫學系。原PO還透露,自己是29歲的住院醫師,和牙醫系的朋友相比,工時是他們的近2倍、月薪卻少4分之1,讓他嘆道,「台灣公衛最低薪水、最高服務」。

個申一階超篩人數破百校系 集中電資

受人工智慧(AI)熱潮影響,電資科系招生熱絡,今年大學申請入學一階超篩人數破百的校系,都集中在電資,其中成大、元智電機系...

申請入學自費醫學系 56級分有機會

大考中心昨公布學測五標,補教業者表示,數A頂標下降,對頂尖大學影響不大,但中字輩與地方公立大學的二類組錄取門檻可能降低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