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大學取回率不到2% 教團:寄心酸的
教育部允許大專校院以寄存名額取代減招,曾有官員形容是「寄一個希望」,但近五年僅廿所大專校院取回共五八五個名額,總取回率不到百分之二。教團分析,少子化趨勢不變下,寄存後再提回機會不大,可說是「寄心酸的」,只是寄存一個未來很難實現的希望而已。
根據教育部一○八至一一二學年統計,總寄存名額逾三萬七千個,其中有十八所一般大學取回三六七個寄存名額,另有二所技專校院取回二一八個寄存名額,取回率不到百分之二。取回原因大多是因增設新系所或學制,或部分系所招生情形良好,但既有招生名額數不足以分配,才向教育部取回名額。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表示,近年大學新生人數持續下探,儘管教育部未明文規定,但原則上只有當該學制(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新生註冊率連兩年達九成以上,才有可能取回寄存名額,否則即使核准新設系所,也只能從學校既有名額調控。
對於寄存名額總取回率不到百分之二,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坦言「不意外」。他表示,除非有些系所因特定原因、產業趨勢掀起招生熱度,註冊率才會回穩,否則這一寄,恐怕就是一路寄到底。
靜宜大學監察人、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也分析,大一新生源要到一一七學年度才見底,少子化衝擊仍是進行式,學校寄存只是寄個夢想;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也說,少子化下,寄存可說是「寄心酸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