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提前搶才 個人申請入學增

前言:一一二學年大學學測一月中落幕,共計十一點八萬人報考,較去年略增二千人。年後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將開跑,聯合報一連五天推出「大學考招教戰系列」,為讀者解析今年升大學趨勢。
升大學主要管道包括甄選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甄選入學又涵蓋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受少子化影響,人才先搶先贏,包括台大等頂大及不少私立大學增加個人申請入學比率,甚至達一半,考生要把握機會,利用此管道搶進自己想念的大學和科系。
大學甄選會公布一一二學年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兩招生管道提供約六點九萬招生名額,繁星推薦共六十六所大學院校提供約一點五萬招生名額;申請入學有六十七所大學院校提供約五點三萬個名額。
申請入學名額亦包含師資培育公費生廿六名、醫學系公費生七十二名,此外,也為配合國家政策培育資安學研人才,個人申請管道另新增「資安組」,共計十六個校系、招生名額六十八名。
台大指出,今年入學管道占比,繁星推薦百分之十三點八、個人申請百分之五十,分發入學預計為百分之卅四點七。其中分發入學占比相較去年約下降百分之二。
少子化衝擊下,教育部去年即鼓勵私立大學寄存招生名額,並建議調整個人申請招生名額占比,集中火力提前搶才。
不只台大,文大、世新等私立大學今年申請入學占比均約百分之五十。世新大學副校長賴正能表示,大學不分公私立都想在個人申請階段盡量招生,私校也希望強化優勢校系,如東吳法律系、世新的傳播學院,創造優勢跟獨特性。
隨個人申請名額占比提升,也影響了分發入學名額。台大註冊組長李宏森表示,確實有學生思考拚七月分科測驗,看是否能考上更理想的校系,但若學生都如此思考,分科測驗競爭者勢必增加,加上名額變少競爭強度則提升。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校長孫明峯指出,去年碰上考招改制重考生減、數A太難,分發入學管道比以往有利,但同樣的狀況今年會不會重演很難說。建議學生按部就班,待取得學測成績後先評估是否走個人申請;若不理想再考慮攻分科測驗。(系列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