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檔案焦慮 台大論壇解惑

新課綱下的大學新考招制度明年即將上路,台大昨舉辦「大學考招新制對高中的衝擊」教育論壇,協助家長、考生、高中端釋疑。記者季相儒/攝影
新課綱下的大學新考招制度明年即將上路,台大昨舉辦「大學考招新制對高中的衝擊」教育論壇,協助家長、考生、高中端釋疑。記者季相儒/攝影

面對明年新課綱下的大學新考招制度將上路,不論是大學或是高中端都充滿疑惑,台大昨天舉辦「大學考招新制對高中的衝擊」教育論壇協助釋疑,在場高中老師、家長和大學最關心「學習歷程檔案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做了有沒有用?」甚至有高一生及家長都來參加,想知道大學端會怎麼看自己準備三年的資料。

一○八課綱首屆考生即將上學測戰場,但新課綱考招變化大,這場由台大社科院主辦、聯合報協辦的教育論壇,希望促成各團體對話,共有一百廿人到場參加,近三百人觀看直播。不論是線上或線下,都可以感受到師生對於新制上路卻充滿不確定性的焦慮。

其中,記錄高中三年學習經歷的學習歷程檔案,將成為高中生申請大學的參採重點,更是家長與學生壓力爆棚的來源。聯合報持續追蹤課綱實施現況,在今年四月針對全台五四二位大學教授進行民調,發現教授對檔案資料真實性抱持觀望,他們依然最重視在校成績與學科能力。

有在場家長提到,以前學生只要補習學科,現在連「學習歷程檔案」都要補習,「有家長更是砸了一、二十萬元,就為了做出漂亮的學習歷程檔案。」補教業者也提到以往他的講座邀約,通常是學測過後才開始,今年則是十一月就約滿了,邀約量是往年兩倍。

台師大附中教師洪逸文說,學習歷程檔案是備審資料的資料庫,學生只要高中三年好好跟著老師學習,描述學習過程中如何克服挫折、解決問題,大學端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洪逸文希望從這次論壇開始,社會要面對這項議題,聆聽多元觀點,建立思考與溝通管道,逐漸形成共識,找尋問題的解方。

有高一生提問,如果報考經濟系,自己因為興趣是音樂,學習歷程內容是音樂競賽成果,大學教授會怎麼看?台大副教務長陳林祈說,學生若有和申請學系的學科不相關的多元表現,以他十多年的審查經驗,認為這代表學生具備時間管理與多元能力,建議學生不要擔心。

除了學習歷程檔案爭議,考試分發管道也恐出現「一試定終身」疑慮。以往考試分發看指考成績,但明年七月登場的指考更名「分科測驗」,刪去國文、英文、數乙三主科。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呼籲政府舉行「考招國是會議」,由立法院及招聯會主辦,開誠布公討論課綱及考招制度等議題。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也說,好比明年的新作法,國、英、數乙三科只有在學測考一次實在沒什麼道理,招聯會應該要改變,至少必須符合教改「不能一試定終身」的精神。

教育部表示,個人申請參採學生備審資料的制度沒有改變,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備審資料占分下限為兩成,學習歷程檔案只是學生準備申請入學備審資料來源之一。另外,招聯會已公布備審資料「三重二不」原則,強調資料真實性,破除學習歷程檔案資料愈多愈好、軍備競賽的迷思,並將審查重心轉移到校內學習。

台大 課綱 學測

延伸閱讀

男子夜闖大學環抱女職員恐再犯 嘉義檢聲請羈押

駭客用合法通話軟體掩護惡意檔案 企圖誘騙機關

誰有資格當大學校長? 多校開放自薦 台大不同意

港大學3大六四紀念物 全被移出

相關新聞

繁星推薦第8類學群放榜!台大牙醫系出現1缺額 原因曝光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今天公布繁星推薦第8類學群(醫學系、牙醫系)錄取結果,台大牙醫系出現1個缺額,原因是參加甄試的考生未能...

新北197人繁星上科大 國立達4成

112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推甄結果出爐,新北197名學生上榜,國立科大錄取率達4成,優於去年33.6%。其中瑞芳高工資...

大學陸續放榜 高三生上課精神渙散

隨著大學特殊選才、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第一階段陸續放榜,卻有不少高中教師分享,學生上課開始集體精神渙散、做自己事,也就是所...

新二代苦讀 繁星拚上法律系

羅東高中三年級黃心雅母親是陸籍配偶,自小父母離異,輾轉待過雲林、陝西,落腳宜蘭和姑姑、姑丈同住;由於新住民第二代身分,求...

繁星推薦嘉惠弱勢? 錄取前十名學校多社區高中、私校

台大校長陳文章喊出照顧弱勢「鄉鄉有台大」願景,盼逐年將繁星推薦管道佔比於10%提升至15%。但根據甄選會統計,111學年...

資通訊領域招生「開大門」台大等五校今年增額最多

為服膺國家政策和產業需求,教育部逐年核定頂尖大學擴增資通訊科系招生名額,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今年35所大學不受少子化影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