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6成高中生贊同學習歷程取代備審? 台大教授不認同

111學年度大學考招制度大變革,將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資料,日前有高中生上公民政策平台提案廢除,短短3天就達附議門檻,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接受教育部委託,昨公布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6成高中生及家長贊成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資料。但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在臉書表示,教育部沒有認真聆聽此高中生的抗議心聲,「而是請立場和他們大致相同的林教授做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報告」,令人相當遺憾,她也提出高中生面臨的5大困境,呼籲廢除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資料的考招新制。
鄭秀玲說,大學通識教育實施將近40年,大學師生已普遍認知學生選課類似到餐廳點菜,主菜是各系的必修課程,再輔以學生興趣及各校教學特色選修課程當作配菜,每位學生也有其自主選課和學習權力,校方不會追蹤學生的學習歷程,若有也是供學生課程規畫參考,各校推出課程各有特色,沒有標準化同質課程,因此在博碩士入學招生時,不會要求繳交學習歷程,而是看中學生的專業必修實力、完成的論文或作品、未來研究計畫及潛力等。
鄭秀玲說,高中生上公民政策平台提案廢除學習歷程檔案,主要有5大原因,包含想選的課選不到、高一還不確定自己性向、學生能力表現不應侷限在課堂作業和成果、 老師的公平和客觀性不足、每個學生吸收能力不同,甚至有私校或補習業幫學生打造漂亮學習歷程,不能反應學生真正實力。
鄭秀玲表示,請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教育部長潘文忠,以及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的立委能正視高中生疑慮,不宜在111學年度大學考招制度以「學習歷程檔案」貿然取代現行備審資料,否則將桎梏高中生的學習自由,另也呼籲政府應豐富高中選修課程,提供學生更多元學習,這才是施政重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