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過年返家遇劫…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釀3死 6孩童身分待釐清

年前不平靜…台南今晚1分鐘內連2震 氣象署說明了

車尾稀爛氣囊全爆 百萬網紅千千返鄉遇車禍:有記憶就在醫院

臺灣2024金融業NPS白皮書發表

工研院攜手beBit TECH發表「臺灣2024金融業NPS白皮書」,NPS以忠誠度與推薦意願為衡量關鍵,作為追蹤金融業待客之道的指標,更能精確反映顧客體驗與後續的可能行動。
工研院攜手beBit TECH發表「臺灣2024金融業NPS白皮書」,NPS以忠誠度與推薦意願為衡量關鍵,作為追蹤金融業待客之道的指標,更能精確反映顧客體驗與後續的可能行動。

【撰文╱陳怡如】

全球吹起永續浪潮,公平待客成了金融業贏得顧客信任及實現ESG目標的重要指標。工研院攜手亞洲知名的顧客體驗策略顧問科技公司beBit TECH發表「臺灣2024金融業NPS白皮書」,對臺灣金融業的客戶體驗價值及臺灣發展永續金融提出建言。

滿足客戶期待,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指標之一,在ESG浪潮下,提升顧客淨推薦值成了企業的首要之務,尤其對服務百工百業的金融業來說更加重要。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認為,當ESG成為現代金融業經營的核心議題,「以客為尊」和「公平待客」不再是口號,更是推動數位轉型和金融永續的重要發展方向。

顧客淨推薦值可精確反映顧客體驗

工研院呼應綠色金融政策,攜手beBit TECH發表「臺灣2024金融業NPS白皮書」。所謂的NPS就是「顧客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相較傳統的顧客滿意度調查往往只能描繪出表面景象,也缺乏對未來行為的預測,NPS以忠誠度與推薦意願為衡量關鍵,透過顧客的態度數據,作為追蹤金融業待客之道的指標,更能精確反映顧客體驗與後續的可能行動。

在全球頂尖的Fortune 1000企業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都運用NPS來制定永續經營和改進措施。透過NPS來衡量顧客忠誠度,不僅可應用於高度重視顧客體驗與權益的金融業,各產業也都能導入應用,甚至還具備跨國、跨產業、跨公司、跨期比較的特性,是推動企業成長、實現ESG目標的重要工具。

金融業顧客體驗逐步提升 但仍呈現負分

工研院副總暨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表示,金融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石,不僅帶動百工百業,更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此次白皮書率先調查金融業的原因。

簡單來說,NPS以一個容易量化回答的問題:「0至10分,你有多大意願推薦某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給親朋好友?」將顧客分為「推薦者」、「中立者」和「批評者」三大類,推薦者占比減掉批評者占比,就等於企業的淨推薦值。在客戶生命週期所創造的價值中,推薦者是批評者的2.5倍;批評者轉向其他金融業者的機率,則是推薦者的2.6倍,因此提升NPS將能最大化顧客價值,減少對業務的負面影響。

根據白皮書調查,臺灣銀行業與壽險業的顧客體驗逐步提升,但仍均呈現「負分」。銀行業中以財富管理業務的表現最需要改善。在存匯、信用卡及財管服務三大業務中,存匯業務平均NPS為-2.7%,較2022年提升7.5%;信用卡業務的行業平均NPS為-5.1%,較前年提升2.1%;財管業務的行業平均NPS為-9.7%,比2022年提高了4.4%左右。而在2024年臺灣壽險業務的行業平均NPS為-11.7%,亦較2022年增加了9.9%。

相較國際銀行業與保險業的NPS評比平均都是「正分」,臺灣仍有進步空間,整體來說,科技專業不足、商品單一化和服務體驗不佳是最大挑戰。調查顯示,民眾認為銀行「服務」體驗仍待提升:存匯業務服務及改善高資產顧客重視的需求服務最需優先改善,同時須加強信用卡的「商品」設計,強化品牌正面形象;在壽險業,消費者對於「擦亮品牌」與「待客服務」的體驗感受上最為重視。

AI賦能有效優化顧客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銀行業或壽險業,消費者對於導入AI人工智慧體驗有高度的期待,像是AI智慧客服所營造的友善數位金融環境,在「科技創新」印象感知及提升NPS上,具有重要影響力。

過去工研院也持續以創新科技,協助金融業達成永續與數位雙轉型。像是攜手國泰人壽共推認知功能檢驗,讓保險從事後理賠走向事前預防;與南山人壽進行臺灣長照產業白皮書暨調查;和信保基金及26家金融機構合作新創加值與融資科技解決方案;以及中國信託的碳管理與碳邊際稅的綠色金融策略等。

有鑑於科技持續重塑金融服務樣貌,工研院提出「AI CAN Help」的產業策略,以「CAN」彙整三大建議。第一個C代表「以客為尊的事業」(Customer-Obsessed Businesses),協助百工百業轉型服務升級;第二個A代表「AI賦能的轉型」(AI-Powered Innovation),以AI助力產業創新。

最後一個N代表「循證的策略」(NPS-Driven Strategy),建議政府部門朝向建構國家層級跨產業的NPS,長期追蹤調查數據表現,導入以科技驅動的解決方案,進而達到服務業AI化、製造業服務化的長期目標,並以金融業先行,雙管齊下促進金融業永續發展,提升臺灣產業的服務力與價值。

延伸閱讀

嘉市城市品牌庶民小吃名稱雞肉飯或火雞肉飯 議員要求正名

國家重要民俗六房媽祖搬新家 土庫新紅壇今天盛大上樑

達明機器人攜手美商 AMET打造AI焊接協作機器人

北韓白皮書批尹錫悅政策 「升高核戰風險」

相關新聞

鳳梨葉變身萌貓紙盒 工研院攜旺萊山獲德iF設計獎

廢棄鳳梨葉變身可愛又實用的「旺萊貓」環保紙盒!工研院攜手旺萊山,將鳳梨葉與再生紙結合製成紙盒,兼具存錢筒與擺飾功能,不僅解決農業廢料問題,還提升產品價值,實現永續理念,創新設計理念更獲得2024德國iF設計獎肯定。

淨零技術再進化 解鎖太陽光電的未來可能

太陽光電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項目。沙崙作為臺灣綠能科技的研發重鎮,工研院日前舉辦「2024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邀請國內外專家,針對新世代太陽光電、前瞻光電材料與電網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分享,期促成國內外綠能領域產研合作,攜手邁向綠能新紀元。

全球創新高峰會首度登臺 臺灣領航世界科技創新浪潮

2024年,全球創新盛會High Level Forum高峰會首次在臺舉行,吸引國際級專家以「創新生態系:驅動未來韌性社會」為主題,分享科技如何應對全球挑戰。透過論壇,臺灣展現其產業實力與國際合作潛力,為構建韌性社會與永續未來注入新動力。

眺望2025/特用與生質材料邁向綠色低碳

特用化學品是工業製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淨零排放願景下,特用化學品也須加速低碳轉型,而生質材料則是材料低碳永續的重要解方。工研院「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聚焦特用與生質材料的綠色發展,探討單一材質設計、可拆解技術及減碳管理等策略,為相關產業注入綠色創新動能。

眺望2025/AI應用大爆發 先進電子需求高

電子產業深受全球終端產品市況影響,在AI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高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下,先進電子材料需求大幅提升。「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關注先進電子材料發展趨勢,預估未來產業的驅動力仍是以半導體、先進封裝、印刷電路板材料為主。

眺望2025/車輛產業加速朝智慧化、自駕化奔馳

景氣回溫,2024年全球整車銷量有望小幅成長1.3%,電動車全年銷量預估成長15.7%。未來汽車將朝智慧化、自駕化大步發展;反映淨零趨勢,氫能車等新能源車也備受關注。「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分析全球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產業狀況,關注自動駕駛、車聯網、低碳車輛的科技與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