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攻功率半導體與氫應用商機
【撰文/編輯部】
聚焦南臺灣在淨零轉型趨勢下的商機,工研院日前於臺南舉辦論壇,展示「南方雨林計畫」中的多項創新技術,包括功率半導體、氫應用、低碳智慧製造及循環再生等,期引領南臺灣產業掌握未來機遇,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工研院日前舉辦「壯大南方產業,邁向永續淨零產業成果聯合特展及技術論壇」,聚焦南臺灣產業在淨零轉型趨勢下的永續商機,以「南方雨林計畫」的功率半導體、氫應用、低碳智慧製造與循環再生等技術與服務,幫助南臺灣產業在變局中把握先機,厚植未來。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強調,南臺灣是我國重要的工業科技重地,減碳亦是各企業努力的目標,經濟部未來在「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下,將由工研院與業者合作,在臺南推動下世代半導體的元件系統整合應用與展示,以及建立晶片暨系統整合服務平台,另外配合2050淨零排放路徑,亦將積極建構零碳能源系統助攻產業低碳升級,發展去碳電力、新興能源,來使電力系統達到淨零,包括綠氨轉氫、燃料電池應用等淨零科技。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自2016年起,政府統籌13個部會及預算投入,強化產學研合作機制,高度鏈結相關能量,將沙崙這塊寶地,以大南方創新技術研發櫥窗之型態,吸引國際大廠進駐,引領臺灣在前瞻晶片、資安與智慧科技領域大步前進,擁有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驅動全產業創新。為部署大南方產業發展,工研院積極投入氫應用與功率半導體的技術研發,包括啟動「沙崙氫應用示範驗證平台」,期能在全球氫能賽局中,搶占先機。「南方雨林計畫」功率半導體的產業化應用,加速推動在車用電子、綠能電子、高頻通訊等領域,助產業脫胎換骨。
創新典範 氫應用及能源管理
在活動現場,工研院展示多項「南方雨林計畫」中的創新技術,涵蓋氫能應用、功率半導體、低碳智慧製造與循環再生等領域。在氫應用及能源管理方面,工研院推出「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這套系統具有模組化和可擴充的特性,能夠支援離網運作並快速部署,特別適合市電供應困難的戶外展覽及攤位使用。其配備的儲能系統可以儲存白天的太陽能,無論晴雨或晝夜,皆能提供不間斷的電力支持。這項技術已於今年在臺南大武崙綠能市集及臺南海安路市集亮相,成為推動淨零排放的實證典範。
此外,為加速氫能產業的發展,在經濟部能源署的支持下,工研院打造臺灣首座再生能源產氫、輸儲及應用示範驗證場域,此場域具備電解產氫系統、氫能/電池複合儲能、及燃料電池發電/熱電共生系統等應用特色,與產業合作共同進行系統測試與驗證,推動氫能應用發展。2023年,工研院更催生新創公司「氫豐綠能科技」,目前該公司已與國內外超過15家廠商展開合作。
功率半導體 助力電動車革新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工研院積極整合南部循環材料產業資源,在臺南設立「化合物半導體粉體製程及晶體驗證實驗室」。該實驗室導入日本半導體化學材料大廠德山的粉體製程設備,並結合工研院自主研發的粉體檢測平台,協助碳化矽長晶業者進行應用開發,提供粉體與長晶驗證平台,從碳、矽原料、石墨坩堝、與碳化矽粉體等進行全面的品質分析與驗證測試。
針對電動車市場的新興需求,帶動電力電子應用功率半導體蓬勃發展,吸引許多國際大廠積極投入相關技術與產品開發。工研院聚焦電動車的核心需求,針對動力系統的高效率與高電壓電池系統,開發耐壓達1.7kV碳化矽元件,兼具高耐壓與低損耗的特性,並進行元件與系統的車用關鍵應用驗證。這些高效碳化矽元件的應用不僅顯著降低電動車的碳排放,還提升車輛的性能和效率,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
固碳創新 引領PC製造邁向永續
聚碳酸酯(PC)用量大且碳排係數高,傳統製程使用毒化物光氣作為原料,難以滿足淨零永續發展的目標,為推動PC製造的永續性,工研院研發「CCU高活性CO2酯化觸媒技術」,協助奇美自主生產PC,投入碳捕捉技術,並利用國產創新觸媒及製程,將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開發全球新一代固碳PC製造技術與場域實證。
淨零策略顧問 提供企業轉型新策略
為協助企業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解答企業應對淨零各式各樣的疑問,工研院提供企業從策略先行、結果導向的顧問輔導到實務應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規劃未來減碳路徑服務,幫助企業能見樹見林解決關鍵議題,把錢花在刀口上,推動最具有效益的轉型計畫。同時以全院跨域整合能量提供企業永續碳管理平台、專家服務團、創新技術研發、人才培育與國際化等支援服務,從智財戰略角度幫助企業獲得營運成長所需的彈性資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