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年將至遇火劫…彰化清晨惡火1家5人送醫 夫死、3歲兒也走了…妻及1女嬰仍命危

23日送神!命理師曝6禁忌、5習俗 這動作別做「恐一年走衰運」

BIO Asia-Taiwan 2024展現生技創新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中)見證下,由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左),與國際醫材大廠列特博生技總經理戴極昇(右)共同簽署「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技術授權,為多種癌症提供既快又準的檢測方式,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中)見證下,由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左),與國際醫材大廠列特博生技總經理戴極昇(右)共同簽署「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技術授權,為多種癌症提供既快又準的檢測方式,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撰文╱陳怡如】

後新冠時代來臨,連帶讓生醫產業備受矚目。亞洲最大生技盛會「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亞洲生技大展」於日前盛大登場,此次工研院展出五大創新技術,並於現場和業界簽署技術授權,展現產業化落地成果。

全球前三大指標性生技盛會「BIO Asia-Taiwan 2024亞洲生技大展」於日前隆重開幕,今年參展規模為歷年之最,展現生醫產業的火熱程度。此次工研院於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專館展出五大創新生醫技術,大秀臺灣精準醫療及核酸藥物的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量能,為產業注入創新活水。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技術授權暨專館開幕記者會上,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見證下,由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與國際醫材大廠列特博生技總經理戴極昇,共同簽署「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技術授權,為多種癌症提供既快又準的檢測方式,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戴建丞指出,近年來,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大力推動法人新創及科專成果的產業化,非常高興見到研發成果陸續成功技轉國內廠商,具體落實將新藥開發關鍵技術根留臺灣的政策,後續將以接棒開發的模式,落實臺灣生技產業專業分工,強化國內生醫製藥產業之核心技術與價值,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在新藥開發及製造的堅硬實力。

經濟部為推動臺灣生醫產業技術深化,預計4年內投入百億經費進行生技醫療前瞻技術研發,包括精準藥物、再生醫學和醫療器材等,期盼藉由產研攜手強化上中下游供應鏈,加快促進臺灣生醫產業晉身兆元產業,替臺灣建構新的「護國神山群」。

輔助癌症檢測 精準度高達90%

此次技術授權的「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對於國人頭號癌症殺手肺癌診斷有很大幫助。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肺癌已連續19年高居癌症死亡之首,每年有高達近萬人死於肺癌。

不僅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率也高,主要是一般人透過電腦斷層(CT)檢測出小於0.8公分的肺結節時,均以持續追蹤觀察為後續治療方式。但根據肺癌統計資料顯示,第一期患者高達約95%的5年存活率,而到第二期後,5年存活率約為60%,若進入第四期,5年存活率通常就降到10%,因此若能在肺癌腫瘤愈小、期別愈早時發現,復發機率相對愈低。

莊曜宇表示,針對電腦斷層檢查小於0.8公分的肺結節患者搭配「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只要取得少量血液樣本,即可透過血液中微量之腫瘤基因,及早發現與診斷癌症,精準度高達90%。

這項技術還可同時進行多種基因標的,如大腸癌1次可檢驗15種基因標的、肺癌1次也可檢驗8種基因標的,從而確認癌症狀態及用藥方針,檢測時間亦較現行國際領先產品縮短至少一半,技術靈敏度優於國外同業10倍以上。該技術已技轉國內醫材大廠列特博生技,預計最快明年進行臨床驗證,成為癌症精準醫療重要的新工具。

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
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

現做現用 30分鐘生產細胞層片

除了癌症治療外,再生醫療也成為相關疾病的醫療新星。工研院開發「體內組織細胞修復OK繃」,結合自建細胞庫與生醫材料,只要將細胞混合液放入機台,就像操作膠囊咖啡機,半小時內即可生產細胞層片,未來可在手術現場「現做現用」,直接貼附在體內患處,如肌腱、皮膚組織、心肌組織等損傷修復,治療效果佳。目前已獲臺灣、日本專利,中國、歐洲、美國等在申請階段,未來將可投入高齡、心血管、退化性及慢性疾病細胞治療領域。

體內組織細胞修復OK繃
體內組織細胞修復OK繃

另外,針對創新癌症標靶核酸藥物關鍵技術上,工研院則開發「核酸傳輸技術平台之醫藥應用」,依不同種應用開發逾70種核酸藥物傳輸的關鍵脂質奈米顆粒(ITRI-LNPs),且關鍵原料已申請專利保護。從試驗結果顯示,ITRI-LNPs體內轉染效能媲美或優於上市LNP配方組成,將LNP應用在免疫細胞上能達到80%以上的轉染效率,更榮獲2023年亞洲首屆《莫德納臺灣(Moderna)mRNA前瞻新創獎》肯定。在核酸藥物自動化量產上,開發短鏈核酸藥物的創新量產系統以支援製程開發、優化、放大,能滿足客戶從研發到量產階段的需求。系統中的合成管柱可重複使用6次仍維持產出效率90%以上,能降低反應原料用量並減少耗材成本。

面對後新冠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價值,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如國人最需要的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為人類社會謀求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健康樂活未來。

核酸傳輸技術平台之醫藥應用
核酸傳輸技術平台之醫藥應用

延伸閱讀

晚期肺癌治療接軌國際 健保擴大給付後近9成患者受益

健保給付肺癌第三代標靶藥物 對應6成罹癌不抽菸特性

經濟部求證 SpaceX台廠供應鏈 未有工廠遷出規劃

離岸風電3-2期行不行?簽約最後期限見真章 經部:「這幾家」會簽

相關新聞

鳳梨葉變身萌貓紙盒 工研院攜旺萊山獲德iF設計獎

廢棄鳳梨葉變身可愛又實用的「旺萊貓」環保紙盒!工研院攜手旺萊山,將鳳梨葉與再生紙結合製成紙盒,兼具存錢筒與擺飾功能,不僅解決農業廢料問題,還提升產品價值,實現永續理念,創新設計理念更獲得2024德國iF設計獎肯定。

淨零技術再進化 解鎖太陽光電的未來可能

太陽光電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項目。沙崙作為臺灣綠能科技的研發重鎮,工研院日前舉辦「2024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邀請國內外專家,針對新世代太陽光電、前瞻光電材料與電網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分享,期促成國內外綠能領域產研合作,攜手邁向綠能新紀元。

全球創新高峰會首度登臺 臺灣領航世界科技創新浪潮

2024年,全球創新盛會High Level Forum高峰會首次在臺舉行,吸引國際級專家以「創新生態系:驅動未來韌性社會」為主題,分享科技如何應對全球挑戰。透過論壇,臺灣展現其產業實力與國際合作潛力,為構建韌性社會與永續未來注入新動力。

眺望2025/特用與生質材料邁向綠色低碳

特用化學品是工業製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淨零排放願景下,特用化學品也須加速低碳轉型,而生質材料則是材料低碳永續的重要解方。工研院「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聚焦特用與生質材料的綠色發展,探討單一材質設計、可拆解技術及減碳管理等策略,為相關產業注入綠色創新動能。

眺望2025/AI應用大爆發 先進電子需求高

電子產業深受全球終端產品市況影響,在AI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高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下,先進電子材料需求大幅提升。「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關注先進電子材料發展趨勢,預估未來產業的驅動力仍是以半導體、先進封裝、印刷電路板材料為主。

眺望2025/車輛產業加速朝智慧化、自駕化奔馳

景氣回溫,2024年全球整車銷量有望小幅成長1.3%,電動車全年銷量預估成長15.7%。未來汽車將朝智慧化、自駕化大步發展;反映淨零趨勢,氫能車等新能源車也備受關注。「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分析全球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產業狀況,關注自動駕駛、車聯網、低碳車輛的科技與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