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執法!黃麟凱童軍繩「絞殺」前女友與母親 今晚執行槍決

你中了嗎?哈佛最新研究「加工紅肉與失智症有關」 這份量高風險

全台冷吱吱「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 新北、宜蘭局部地區僅10度

科技快訊/三大節能策略繳出好成績 工研院2年省超過3,000萬電費

工研院運用「能源資訊平台」(EIP)以物聯網管理系統,串聯電力使用、建築物控管與智慧服務等資訊,對用電進行透明化、可視化管理,即時掌控用電狀況。
工研院運用「能源資訊平台」(EIP)以物聯網管理系統,串聯電力使用、建築物控管與智慧服務等資訊,對用電進行透明化、可視化管理,即時掌控用電狀況。

【撰文/工業技術與資訊編輯部】

夏日來臨,如何有效節省用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為全民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工研院透過一系列的節能管理措施和綠能技術加值,全院1年內節電達445萬度,大約減少約2,234噸碳排,相當於5.7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不僅有效地節省電費,也為邁向淨零永續努力。

面對氣候環境劇變,工研院長期深耕節能減碳,以「聰明用電」、「節能好幫手」、「綠能新科技」三大節能策略切入,從2022至2023年,連續2年,每年節電4%,累計省下電力達900萬度,換算電費估計省下3,150萬元。搭配工研院推行設立減碳基金進行耗能設施汰換及低碳綠色生活節等減碳行動,成為科技節能的實驗場域,落實組織節能永續發展。

聰明節電 盤點現況並管理控制

節電的第一件事就是盤點現況並管理控制,為了即時了解掌握全院區能源使用、調度與異常損漏緊急處理、聰明節電,工研院運用自行開發的「能源資訊平台」(Energy Information Platform;EIP)以物聯網管理系統,串聯電力使用、建築物控管與智慧服務等資訊,對用電進行透明化、可視化管理,即時掌控用電狀況,一旦有能源用量異常狀況,便會即時傳訊通知警報,讓專業人員可以盡快到場檢修,減少電力耗損。

工研院行政服務處處長蔡禎輝表示,透過EIP平台可獲得用電尖離峰模型,轉移耗電實驗研究行為於非尖峰時段,盤點設備使用率,時段停用或撤除低使用率的公用設施、電器;透過數據資訊分析,在放假期間設定用電設施、電器為節能模式,為全院省下數10萬度電。

工研院亦導入自行研發的人工智慧電力感測器(Power Tab),配合電盤內迴路或設備上安裝,僅須貼附著電線即可非侵入式感測細部用電資訊,揭露建築中80%以上的未知用電;又如監控冰水機、馬達設備、水塔等長期運轉設備用電量,易於評估設備能耗,更換為高能效設備,助力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

實驗室空間往往依照研發需求調整,然而,過去設置的高規格無塵實驗室,可能在研發完畢後就不需要如此高規的空間要求,為此,工研院也重新調整無塵實驗室空間配置,將閒置的高規格無塵實驗室整建為一般實驗室,減少不必要的耗電;並調整室內溼度要求,冷氣只要維持低頻運作就可以達到涼爽的效果,進而達到省電的目的。同時,對於仍在使用的機台,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以確保其運行效率。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卻可為工研院1年節省了203萬度電。

節能好幫手 汰換耗能設備提高用電效率

除了管理措施外,工研院也在節能改造方面下足功夫,大力推動設備能耗評估與汰換工作,逐步將全院舊燈具更換成節能的LED照明燈具,又或是將空調系統汰換為磁浮冰水機,蔡禎輝指出,臺灣工商業用空調設備占全國總耗電的8%,工研院總用電量中,空調相關用電就占到40%。為節能減碳,工研院從2009年開始發展磁浮離心冰水機,相較於傳統冰水機,磁浮離心冰水機可節電40%以上,搭配變頻控制運轉兼顧舒適與省電,已陸續導入工研院北中南院區,2023年度節電達142萬度,成效斐然。

同時工研院持續發展「無油磁浮壓縮機與冰水機」、「低碳無油壓縮機與冰水機」關鍵技術,並偕同14家臺灣廠商,打造全自主生產的磁浮離心式壓縮機與冰水機供應鏈,提高國產冰水機的國內市占率,截至2023年底,國產冰水機國內巿占率從2021年的6.5%成長到近20%,幫助產業掌控淨零時代新商機。

為節能減碳,工研院發展磁浮離心冰水機,相較於傳統冰水機,磁浮離心冰水機可節電40%以上,搭配變頻控制運轉兼顧舒適與省電。
為節能減碳,工研院發展磁浮離心冰水機,相較於傳統冰水機,磁浮離心冰水機可節電40%以上,搭配變頻控制運轉兼顧舒適與省電。

綠能新科技 打造創新綠能科技示範場域

工研院在院內導入自行研發綠能技術,以工研院改造中的花蓮東部產業服務中心「Omega Zone」為例,導入最新規格太陽光電(PERC M10 PV)板材、多樣態太陽光電系統的場域需求搭配儲能系統;耐候隔熱節能塗料僅0.01公分厚度,可以讓室內降溫2-4℃,節省空調用電10%以上;創新低碳節能吊扇技術,掌握完整的馬達結構與製程、電控等專利共19件,可減碳78%,是全球最低碳排、最高效率的吊扇,並獲全球首例吊扇碳足跡減量標籤(Carbon Label)。

工研院在院內積極推廣淨零觀念,設立減碳基金,將15%基金用在公共區域減碳、85%基金用於各單位的減碳措施,並舉辦低碳綠色生活節、創新綠點子競賽等各類活動,提升同仁減碳意識,積極展現綠能新科技成果,帶動淨零產業商機,為邁向淨零永續而努力。

延伸閱讀

產業焦點/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正式啟動

創想AI/瞄準生成式AI趨勢 從生成式AI看到市場新商機

工研院打造生醫新創大艦隊

「不用每房裝冷氣」挨轟 郭智輝改口:房間沒人別開冷氣

相關新聞

鳳梨葉變身萌貓紙盒 工研院攜旺萊山獲德iF設計獎

廢棄鳳梨葉變身可愛又實用的「旺萊貓」環保紙盒!工研院攜手旺萊山,將鳳梨葉與再生紙結合製成紙盒,兼具存錢筒與擺飾功能,不僅解決農業廢料問題,還提升產品價值,實現永續理念,創新設計理念更獲得2024德國iF設計獎肯定。

淨零技術再進化 解鎖太陽光電的未來可能

太陽光電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項目。沙崙作為臺灣綠能科技的研發重鎮,工研院日前舉辦「2024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邀請國內外專家,針對新世代太陽光電、前瞻光電材料與電網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分享,期促成國內外綠能領域產研合作,攜手邁向綠能新紀元。

全球創新高峰會首度登臺 臺灣領航世界科技創新浪潮

2024年,全球創新盛會High Level Forum高峰會首次在臺舉行,吸引國際級專家以「創新生態系:驅動未來韌性社會」為主題,分享科技如何應對全球挑戰。透過論壇,臺灣展現其產業實力與國際合作潛力,為構建韌性社會與永續未來注入新動力。

眺望2025/特用與生質材料邁向綠色低碳

特用化學品是工業製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淨零排放願景下,特用化學品也須加速低碳轉型,而生質材料則是材料低碳永續的重要解方。工研院「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聚焦特用與生質材料的綠色發展,探討單一材質設計、可拆解技術及減碳管理等策略,為相關產業注入綠色創新動能。

眺望2025/AI應用大爆發 先進電子需求高

電子產業深受全球終端產品市況影響,在AI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高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下,先進電子材料需求大幅提升。「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關注先進電子材料發展趨勢,預估未來產業的驅動力仍是以半導體、先進封裝、印刷電路板材料為主。

眺望2025/車輛產業加速朝智慧化、自駕化奔馳

景氣回溫,2024年全球整車銷量有望小幅成長1.3%,電動車全年銷量預估成長15.7%。未來汽車將朝智慧化、自駕化大步發展;反映淨零趨勢,氫能車等新能源車也備受關注。「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分析全球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產業狀況,關注自動駕駛、車聯網、低碳車輛的科技與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