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 代班廚師依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嫌送辦

在大S家大鬧一場後 汪小菲返北京宣布求婚成功:老婆來自台北

國道一號汽車自撞護欄墜落至基隆河 警消急出動全力搜救中

創新永續水之道/AI+大數據創新解方 搶救水資源大作戰

近年在資通訊科技的進步下,運用AI、大數據技術來減少浪費、精準預測、即時防堵水汙染,在國際上已有不錯成效,值得臺灣借鏡。法新社
近年在資通訊科技的進步下,運用AI、大數據技術來減少浪費、精準預測、即時防堵水汙染,在國際上已有不錯成效,值得臺灣借鏡。法新社

【撰文╱趙新寧】

人口成長、都市化帶動水資源需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估,2050年全球水資源需求將增加55%,然而極端氣候又使得水資源供應更加不穩定,近年在資通訊科技的進步下,運用AI、大數據技術來減少浪費、精準預測、即時防堵水汙染,在國際上已有不錯成效,值得臺灣借鏡。

臺灣是海島型氣候,然受限於地勢影響,70%降雨流入大海,被聯合國列名全球第18位缺水國家。氣候暖化導致旱澇不均,甚至影響水質,尋求把水留住、減少水汙染的解方可說是刻不容緩。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陳昭文指出,水資源管理的挑戰不外乎「即時資訊難獲得」、「異常事件難防範預測」、「資訊龐雜未規格化」3類。隨著AI、感測裝置、大數據技術日益成熟,智慧科技讓水資源管理更精準容易,各國相關業者也紛紛提出更具時效性、準確性,及預防性的解決方案。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統計,全球智慧水資源管理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達到224億美元,未來3年,年平均複合成長率超過10%。

陳昭文列舉 4 個智慧水資源管理數位科技廠商案例,從其創新技術方案、服務與商業模式,觀察產業應用趨勢、與跨域整合的技術創新方向。

計算流體力學與數據分析 輕鬆完成遠端水質監控

比利時公司AM-TEAM,由根特大學生物數學研究團隊創立,他們結合了計算流體力學與數據分析技術,將感測數據、水質與流量等參數資料,轉換為清晰易懂的3D模擬圖像,成為一套幾乎可以取代所有現場人工測試的淨水作業水質監控服務,舉凡淨水藥劑用量調控、溴酸鹽與汙染源含量、水質參數變化等測試作業,都能輕鬆遠端操控。這套服務幫助荷蘭水利委員會只花6個禮拜就完成人工需耗時1年的汙水測試作業,並節省了10萬歐元經費。美國維吉尼亞州汙水處理廠,亦已將其產品用於臭氧淨水處理程序,進行預測情境的數位模擬測試。

AI數位孿生系統 提前24小時預知系統故障

Idrica 是西班牙自來水業者的關係企業,強項是使用AI機器學習技術打造水資源作業的數位孿生系統,進行水系統管漏偵測、飲用水與汙水處理作業管理、智慧灌溉服務。Idrica的優勢在於資料梳理與整合,並透過AI演算法篩選以有效提升數據品質,可以達到提前24小時預測系統運作異常事故。這套數位孿生系統已替西班牙瓦倫西亞的自來水公司減少18%的漏水損失,哥倫比亞自來水公司的供水系統維護成本也因此降低了20%。

水資源危機預測系統 智慧城市未來必備

法國的Suez Smart Solutions透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進行供水系統與廢水處理和檢測作業即時監控,可以提前20小時預警未來可能發生的洪災旱與汙染事件危機。

Suez Smart Solution積極參與全球許多智慧城市計畫,除了水資源資料之外,也將氣象中心、電力公司的開放性資料,比如氣溫、雨量、電價費率等,一同納入系統,提供更準確的管理與預測服務,且多半以結盟參與方式進行,例如在美國,自來水公司的水網管線監控服務與AI軟體業者Fracta合作,而在澳洲雪梨的物聯網水資源管理應用服務,則是與大數據管理平台業者 NEC合作。

數位農業軟體平台 資訊共享提升產量

舊金山的科技業者The Climate Corporation,由Google等科技公司員工共同創立,打造數位農業軟體平台,解決氣候變遷造成的水資源短缺與農業減產問題。

The Climate Corporation運用AI機器學習技術分析農作情資,數據來源除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與地區氣象中心的公開氣象資訊,也廣泛集結生態系業者,蒐集植被參數╱農作航拍圖像、土壤參數感測監控,甚至農作市集平台業者的數據資料,進行環境因素與作物產量品質之間的關聯分析,最後視覺化呈現數據分析結果,提供農業工作者、食品供應鏈業者選種與分區耕種建議。

水處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資訊缺口與資料整合困難,The Climate Corporation打造了資料共享的生態系,橫向連結產業資源,經由數位平台即時分享農作資訊,輔助精準灌溉、適量施藥施肥及農害防治,美國伊利諾州的農業客戶,玉米產量因此提高了15%。

面對各國對水資源的重視,催生水資源管理的需求,陳昭文建議,國內水資源廠商可以既有物聯網的產品服務能力為基礎,善用臺灣資通訊產業優勢,結合力學與光學創新技術,及早接軌 5G 網路環境,提供良好產品與服務方案,來爭取全球商機;在服務與商業模式方面,則可強化數位平台資料共享功能,並與產業生態合作夥伴,如保險業者、解決方案市集平台等,進行服務的垂直整合,以擴增業務收益。

延伸閱讀

因應乾旱台南市府出招 環團:地下水豐沛應善用

南部水情告急 學者促生態工法儲水

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黃偉哲:不分藍綠都可談

高屏面臨搶水危機 陳其邁強調「同島一命」心存感激

相關新聞

成功老化/打造臺灣智慧醫養生態系

超高齡社會來臨,邁向銀髮樂活的同時,如何在科技助力之下,活得更健康、更有尊嚴,將是智慧醫養產業發展的關鍵。面對未來挑戰,工研院於2020年籌組「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打造連結醫療體系、社區網絡、居家照護的服務與系統,全面助攻臺灣智慧醫養產業生態系布局。

成功老化/運動科技成為成功老化利器

運動促進健康,科技輔助生活。面對高齡族群的多元運動需求,如何提供適合且有趣的選擇,至關重要。藉由運動科技進步,為每位高齡者打造個人化的「運動菜單」,輕鬆增進健康與活力,讓大家邁向尊嚴的樂齡生活。

成功老化/創新醫材精準守護長者健康

全球人口老化趨勢明顯,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50年全球每5人就有1人超過60歲。臺灣到2025年也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為醫療產業帶來新商機。建構韌性高齡社會,邁向成功老化,不僅有助於臺灣產業在全球高齡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有助於提升民眾福祉,綻放生命精彩。

成功老化/迎接健康樂活的老年幸福時光

老化是生命的進程與成長,是一段生命的律動與變遷。臺灣應利用資通訊、醫療等強項產業,為高齡者打造一個更健康、安全有尊嚴的生活圈,完成人們成功老化的美好期望。

眺望2024跨域趨勢/啟動數位、永續雙轉型 科技創新打造淨零新未來

全球正啟動「數位」、「永續」雙軸轉型,重要國家紛紛推動旗艦計畫。在數位和綠色雙轉型的交互作用下,產業可善用數位賦能,將減碳化為革新動力,實現多重商業目標,有效將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議題轉化為綠色成長策略,加速落實永續競爭力。

眺望2024跨域趨勢/從四大構面看數位科技的產業變革 虛擬群聚時代即將來臨

AI數位科技打破時空疆界,催化創新應用,面對不斷迭代的產業生態系,工研院聚焦產業創新科技應用,分享群聚扎根臺灣放眼全球高品質、企業迎戰數位浪潮求生拚轉型、新企業與政府關係與互動,以及數位人發展挑戰與機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