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曾畫習近平與澤倫斯基通話「微博遭封」 陸藝術家:知道底線在哪

徐唯辛與代表作「文革眾生相」。(圖/徐唯辛官網)
徐唯辛與代表作「文革眾生相」。(圖/徐唯辛官網)

文/編譯田思怡

現年67歲的徐唯辛是中國著名藝術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執行院長、教授。他對「華爾街日報」說,有好幾次,他以前的學生寫信給他,問他為何用他的畫作「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他說,「我如何回答?我封鎖他們,全部。」

徐唯辛說,他對於另一位藝術家看不到官方說法以外的事,感到很生氣。他說,他的日誌著重事實,而非評論,讓他沒有惹上大麻煩。他通常根據新聞畫面來畫,畫作本身會說話,他只是貼出畫作,不會加評論。

不過,過去3年內,他的微博帳號仍被關了2次。第一次是他畫了習近平2023年4月與澤倫斯基通電話,習近平露出笑容的畫像,他是根據官方公布的照片畫的,但他的微博帳號被封鎖,2個月後才恢復。中國審查單位沒有告訴他為何被封,不過他猜得出原因。他說,「有關最高領導人的任何圖像都不被允許。」

去年7月,徐唯辛貼出他以數位手法重新表現一些俄羅斯藝術家的裝置作品後,他的微博帳號又被封,這次長達半年,直到今年1月才解封。他當時畫了寫在白布條上的俄國憲法第29條,闡明任何人的思想和言論自由受到保障,禁止審查制度。徐唯辛說,中國審查人員可能認為他是在嘲諷中國的審查做法。

徐唯辛知道自己在走鋼索,他說,「我不會停止畫,直到戰爭結束,我會想辦法保持平衡。」

徐唯辛出生於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父母都是漢人,父親是派到那裡的軍人,母親來自甘肅。他說,小時候家裡很窮,他靠畫素描度過那段苦日子。

徐唯辛認為藝術家必須先是知識分子,記錄歷史事件比藝術重要。他的代表作包括描繪中國煤礦工人困境的《2005中國煤礦紀實—礦工肖像系列》,其中一幅畫的是從煤礦災變中救出的礦工,雙眼綁了白紗布還滲出血。

他的另一代表作是上百幅的文革眾生相,包括文革時期的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和他的妻子江青,2007年在北京展出《歷史中國眾生相:1966—1976》。當時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但中國當局不鼓勵討論文革,藝術家公開承認此一歷史事件仍被視為大膽之舉,徐唯辛知道當局的底線在哪裡,讓他的作品得以順利展出。

他說,「當局要求我們在宣傳品上不要有一些著名人物的肖像,像是毛澤東和江青。我們照辦了,因此能展出。」

徐唯辛說,他之前的作品為《烏克蘭.每一天》提供創作靈感,不過這一次,他要抓住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

徐唯辛的作品《工棚》。(圖/徐唯辛官網)
徐唯辛的作品《工棚》。(圖/徐唯辛官網)

描繪中國煤礦工人困境的「礦工肖像系列」,與當時的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形成強烈對比。(圖/徐唯辛官網)
描繪中國煤礦工人困境的「礦工肖像系列」,與當時的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形成強烈對比。(圖/徐唯辛官網)

藝術家 習近平 畫作 文革 好讀周報

延伸閱讀

德國之聲客座評論/習近平五四的「囑託」能解決大陸的問題嗎?

美中關稅戰 大陸官媒主張重溫毛澤東「論持久戰」

毛澤東欽點出任 中國首位女副總理吳桂賢87歲逝世

【重磅快評】「XX同路人」 賴清德師法毛澤東?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賽娜小姐:父母不用教出更好的孩子 而是讓他看見真實的你

賽娜的6歲兒子今年第一次用注音寫母親節卡片送給她,裡面寫道:「最喜歡和媽媽一起煮菜」。有在關注賽娜的IG的人,經常可以看到 Lowry 煮菜的身影,從清洗到料理一手包辦,也會跟妹妹Mia一起榨蔬果汁、蒸饅頭當早餐。很多人都很驚訝,怎麼辦到的?

是律師也是台語歌王》蘇明淵:不管女兒做什麼都支持

處理家事案件多年,讓蘇明淵對婚姻與家庭有更深刻的體悟,更懂得珍惜。個性內斂的他不擅於表達情感,那些對家人說不出口的話,他選擇用音樂傾訴,將深藏心底的情感寫進歌裡。

科學人/細菌也懂「策略性撤退」?科學家揭密「黑死病菌越傳越弱」關鍵

提起黑死病(Black Death),可別以為它只是歷史課本裡的遙遠故事,就如同這幾年才經歷的COVID-19(新冠肺炎)一樣,全球性的傳染病大流行總是以猝不及防的姿態降臨,值得我們高度警惕、深入了解

科學人/意外發現的抗精神病藥物

長久以來,由於對精神疾病不夠了解,精神病患一直蒙受不人道的治療方式。古時用鞭打、灌水等驅魔手段自不待言。即使到了20世紀醫學大幅進步,各種療法卻仍宛如酷刑,例如發燒療法、電擊治療、用胰島素誘發休克的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