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愛買淘寶注意了!EZ WAY易利委APP防冒名報關 6月20日起禁「境外IP連線」

才3行也能錯?嘉義美術館邀請卡烏龍誤植職銜 局長尷尬致歉

俄警告美參戰恐釀核災!普亭自請調停 川普酸「先解決你的戰爭」

好讀周報/及早接觸科技業!高中生學半導體 9校跨縣市開課

教育部推動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透過跨縣市合作共享資源。(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推動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透過跨縣市合作共享資源。(圖/教育部提供)

文/記者許維寧

為應對數位學習環境及遠距教學發展,教育部國教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透過跨縣市合作共享資源,高雄市三民高中及和台北市永春高中等9校聯合開設半導體科技與應用課程,學生可跨校交流、討論,也能提升教師遠距教學能力。

高雄市三民高中、台南市永仁高中、嘉義縣竹崎高中、台北市萬芳高中、台北市中崙高中、花蓮縣海星高中、台北市內湖高中、台北市永春高中及苗栗縣苗栗高中9校,聯合開設「半導體科技與應用」課程,課程透過Canva製作教學簡報,並運用Padlet建立討論板,促進學生跨校交流。

教育部也表示,學生也參與線上海報展展示學習成果、提升實作能力,課程亦安排參訪日月光體驗中心及成功大學半導體中心,讓學生深入了解半導體產業發展。根據課程問卷調查,78.1%的學生認為課程對學習半導體原理幫大,68.8%的學生表示課程提升了對半導體產業的興趣。

又以國立竹科實驗高中與國立北門高中為例,教育部表示,兩校在上學期聯合開設「智慧科技應用」課程,導入人工智慧、物聯網及Python程式設計等內容,學生透過Google Classroom、Zuvio等數位學習平台學習,並結合Tinkercad進行電路模擬。教師也成立小組團隊,定期分享教學經驗與資源交流。

另外,新北市立樹林高中與板橋高中合作開設「科學中的社會議題」課程,課程設計圍繞電車議題與友誼,透過提問、觀察、價值判斷等,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哲學思辨能力。教師團隊透過共備會議協作課程規畫,並舉辦公開觀議課提升教學品質。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期望更多學校參與計畫,透過跨校遠距教學促進課程資源共享,提升教師在遠距教學方面的能力,縮短城鄉教育差距。

遠距教學 數位學習 好讀周報 半導體

延伸閱讀

114公立高中教師甄選 6452人報名預計1323人進入複試

寒假後擬上3天課才放春節 教育部:待與各界會商

從馬祖出發!2馬祖高中生入選「百億圓夢計畫」 靠國家資源走向世界

教育部不參與民族國小都更二期 黃敏惠:遺憾!市府持續推動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賽娜小姐:父母不用教出更好的孩子 而是讓他看見真實的你

賽娜的6歲兒子今年第一次用注音寫母親節卡片送給她,裡面寫道:「最喜歡和媽媽一起煮菜」。有在關注賽娜的IG的人,經常可以看到 Lowry 煮菜的身影,從清洗到料理一手包辦,也會跟妹妹Mia一起榨蔬果汁、蒸饅頭當早餐。很多人都很驚訝,怎麼辦到的?

是律師也是台語歌王》蘇明淵:不管女兒做什麼都支持

處理家事案件多年,讓蘇明淵對婚姻與家庭有更深刻的體悟,更懂得珍惜。個性內斂的他不擅於表達情感,那些對家人說不出口的話,他選擇用音樂傾訴,將深藏心底的情感寫進歌裡。

科學人/細菌也懂「策略性撤退」?科學家揭密「黑死病菌越傳越弱」關鍵

提起黑死病(Black Death),可別以為它只是歷史課本裡的遙遠故事,就如同這幾年才經歷的COVID-19(新冠肺炎)一樣,全球性的傳染病大流行總是以猝不及防的姿態降臨,值得我們高度警惕、深入了解

科學人/意外發現的抗精神病藥物

長久以來,由於對精神疾病不夠了解,精神病患一直蒙受不人道的治療方式。古時用鞭打、灌水等驅魔手段自不待言。即使到了20世紀醫學大幅進步,各種療法卻仍宛如酷刑,例如發燒療法、電擊治療、用胰島素誘發休克的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