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教練周台英道歉 吹哨者簡奇陞:目的已達到

薇帕今晚有機會解除海警 氣象署:不排除下周再有颱風發展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徵召女性服義務役 國防部納入研議

新聞示意圖,圖為義務役役男。記者林俊良/攝影
新聞示意圖,圖為義務役役男。記者林俊良/攝影

一、時事掃描

徵召女性服義務役 國防部:依國軍人力實需納入研議

針對徵召女性服義務役,國防部日前表示,國防部正持續蒐整先進國家女性人力運用情形,並依國軍人力實需納入研議。媒體日前報導,國軍部隊編現比拉警報,國防部在近期總統府的「大軍談」中,曾提出人力獲得與兵力結構調整,女性服義務役被列為其中一項研究課題,但未到修法層次。賴清德總統未做出任何裁示。【2025/2/25聯合報】

二、命題趨勢

我國兵役制度採募兵制與徵兵制並行。1945年日治政府因二戰,在台實施徵兵制,1951年國民政府也實施徵兵制,隨後因應國家需要,服役期間不同兵種有不同役期,從2年、3年、1年、4個月,再恢復1年期。而女性是否應服義務役,大法官作出釋字第490號。此新聞關鍵詞:兵役義務、男女差異、募兵制與徵兵制、國家安全、修法程序等。

三、牛刀小試

國防部在總統府的「大軍談」中提出,女性服義務役列為人力獲得與兵力結構調整之研究課程。目前全世界只有北韓、以色列、挪威、瑞典、古巴採男女均要從軍,其他國家對女性則採自由選擇入伍。司法院大法官在釋字第490號,對解釋爭點「兵役法服兵役義務及免除禁役規定違憲?」,提出「立法者鑒於男女生理上之差異及因此種差異所生之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之不同,於兵役法第1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係為實踐國家目的及憲法上人民之基本義務而為之規定,…」以為我國女性不用服兵役之見解。從「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之不同」來看,我國哪一法律之修改結果,對此有新反思?

(A)勞動基準法,不再限制女性勞工夜間工作

(B)民法,將子女從父姓改成父母約定從父姓或母姓

(C)地方制度法之修法提案,民代當選人之單一性別保障名額為1/3

(D)優生保健法,已婚男女經配偶同意者,得依其自願,施行結紮手術

答案:A

解析:女性社會生活功能角色,將女性設定為女主內,負責家務勞動(家務、照顧老小、子女教養等),因此(A)修法前的勞動基準法,限制女性夜間工作,就是考量其女主內、家務勞動之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修法後是對此之反思。(B)(C)屬於性別平等之落實,與女性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之關聯性低。(D)是對配偶生育權之尊重。

四、歷屆試題

閩南語歌曲〈青蚵嫂〉描述養蚵、賣蚵的婦女心聲,歌詞寫道:「別人的阿君仔(丈夫)是住『西洋樓』,阮的阿君仔是睏『土跤兜』(地板),運命好歹是無計較,若有認真是會出頭」。過往人們認為這段歌曲一方面反映出牡蠣產業風險高,收入不穩定,另方面也透露出傳統女性的命運取決於所嫁對象。但晚近有學者訪談當年青蚵嫂,發現她們既覺得命運寄託於婚姻,同時也肯定自己剝蚵本事佳、多少改善生活,學者主張這意味女性能在傳統體制下發揮主體性、創造希望。依據題文,該學者的主張最能凸顯社會規範的何種特性與作用?(2025學測)

(A)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認同,也決定資源分配

(B)會因不同時空背景,形成各不相同的內涵

(C)雖具穩定性,但受到挑戰時也會有所轉變

(D)會框限個人追求,但並無法杜絕突破空間

答案:D

義務役 國防部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