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再生能力」是醫美基礎 PLT怎修復皮膚?和外泌體哪裡不同?

197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能夠促進生長,幫助組織再生。1990年代逐漸應用於臨床醫學,起初骨科用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後來皮膚科發現它有修復與再生功能,才逐漸應用於皮膚相關疾病上,特別是幫助傷口修復。但數十年來,PRP有時效果奇佳,有時效果不好,因此很多人對PRP一直有疑慮。
在臨床治療上會經常發現,PRP治療效果的個體差異甚大,是因為PRP中的生長因子濃度,會取決於人體當時的身體狀態而定,如果病人當下身體狀況好,血小板裡的生長因子濃度高,效果就好,反之,效果就會比較不如預期。
但是血小板凍晶技術(Platelet-Lyophilized Technology,簡稱PLT)解決了這個問題。在PLT製作過程中,每瓶裝入數量約為10億顆的血小板,同時思必瑞特生技也會標註瓶中有多少濃度的生長因子。正因為有確切的生長因子濃度,醫師也就有參考數據,有利於後續的治療與追蹤。
透過定量生長因子濃度,醫師就會清楚知道每瓶PLT裡所含的生長因子濃度有多少,如果病患某一次製作PLT時,每瓶的生長因子濃度太低,進行治療時就需要增加使用瓶數,確保在治療時能達到一定的生長因子濃度。舉例來說,病人第一次抽血時製作PLT時,生長因子濃度是20,醫師評估三瓶就夠了;但病患後來製作PLT時,生長因子濃度只有14,為了要達到同樣的療效,那就需要使用較多瓶數。
過去,PRP無法準確定量,所以無法衡量治療方法與追蹤成效,更別說複合性治療。但PLT除了可以定量生長因子濃度外,還可以添加其他物質,發揮複合功效。我們可以把PLT比喻成咖啡粉,每批咖啡粉都有其濃度跟品質,但要製作成美式、拿鐵或是義式濃縮咖啡,就會依使用者當下的需求而定。
舉例來說,病患的需求是美白,則會在PLT中增加美白精華液;如果是需要控油,就能添加控油成分;需要抗發炎時,則加入抗發炎的成分。這樣一來,PLT就不只有單一治療方法,而有許多變化;但要提醒的是,不要認為PLT可以複合治療,就胡亂添加,最後造成過敏。所以,PLT使用時除了需要進行相關臨床實驗外,更需要醫師間的經驗交流,才能更好地掌握PLT的治療成效。
新光醫院實驗:塗抹PLT能改善疤痕
思必瑞特生技曾經與新光醫院皮膚科合作,在2019年到2020年進行為期一年的臨床試驗,利用PLT搭配雷射療程,確認是否有助於改善痘疤與術後傷口的癒合率。當時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實驗過程,是讓病患施打完雷射之後,連續塗抹七天PLT,然後透過拍攝受試者臉部照片、VISIA皮膚分析儀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做為實驗結果的判斷依據。
原始的預期是,塗抹PLT的效果有限,無法跟皮下注射相比,但至少能確認安全性。然而,在檢視實驗結果時發現,塗抹一天後就已經能看出修復效果,到了實驗第三天時,病患沒有出現脫屑變化,而且臉部施打雷射部位的紅腫已經消失。
最後整理相關數據,確認受試者搭配塗抹PLT的臉頰,傷口結痂的天數縮短,並且斑點、毛孔、紋理等,都得到改善。簡而言之,PLT的確有助於雷射後的傷口修復,而且不一定需要經由皮下注射,只要給予足夠的生長因子濃度,塗抹也能有效幫助傷口修復。皮膚傷口修復時,需要有膠原蛋白與纖維母細胞增生纖維來填補傷口,一旦纖維母細胞所產生的纖維過量增生,或者是傷及真皮層時,就容易留下有色差的疤痕。
臨床上有很多病患,皮膚原本的再生能力較差,有了傷口後容易留下疤痕,嚴重一點則產生凹洞。雷射手術的原理,是透過雷射破壞表皮產生細微傷口,利用皮膚既有的再生能力進行修復,達到美容的效果。
但臨床上卻會經常發現,有些病人越打越黑,皮膚越來越差,原本想要透過雷射保養皮膚,卻導致皮膚狀況越來越糟,深究其原因是皮膚的後續再生能力不足,導致皮膚無法再生,以致治療效果不彰。
此時,我會建議病患不要急著治療,而是先加強皮膚的再生能力,也就是休息一段時間後,讓皮膚緩和一下,或者運用PLT進行治療,增強皮膚的再生修復能力。有多起臨床案例,因為臉部過度雷射,面部呈現暗沉,因此建議病患透過PLT治療,經過數週治療後,病人皮膚逐漸正常,才討論後續的療程。
透過這些臨床案例可以發現,「再生能力」是醫學美容的基礎,先給予皮膚足夠養分、培養好皮膚再生能力,再進行後續美容療程。所以,在皮膚管理的順序上,應先增強再生能力,再進行相關醫學美容治療,達到美容的目的。
針對落髮,有助於毛囊增生毛髮
PRP用於治療落髮上,已經有許多的臨床實驗證實,PLT是PRP的升級版,推測應有類似效果。透過與各大醫院的臨床實驗結果,證實PLT也有育髮效果。透過臨床個案發現,PLT能改善雄性禿、壓力性落髮等疾病。同時也發現到,有些髮量稀少的原因,並非是落髮所引起,而是原本能生長兩根頭髮的毛囊,只長出一根頭髮,所以看起來頭髮稀疏。透過PLT治療,能促使只生長一根頭髮的毛囊,順利生長出第二根頭髮,就能有效增加髮量。在一些個案中,甚至發現有些毛囊萎縮的部位,經過PLT治療後,已有零星毛髮長出。
如果用小孩的生長來比喻毛髮,那麼PLT就像給小朋友足夠的營養,這樣小孩就有機會長得好。毛髮也是如此,利用PLT進行治療後,毛髮不但有機會增生,還會更有韌性,整體髮量也會增加。但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哪一種落髮,還是要先對症下藥,先解決根源問題,然後再用PLT促進再生,才能事半功倍。(整理/林又旻)
【醫師解惑】
疑惑1:使用PLT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使用PLT時,病人需要管理自己的期待值。
在醫學美容的領域中,很多醫療行為是速效。但PLT治療是幫助細胞變健康,增強皮膚的再生能力,所以需要一些時間。慢慢地,就能發現膚況越來越好,新生的皮膚也較自然。
疑惑2:PLT在「再生醫療」中有哪些重要性?
再生醫療是目前醫學領域中最受矚目的領域之一,而PLT則是再生醫學中,最安全的治療方式。因為血小板沒有細胞核,沒有自我增生的能力,所以不需要擔心它突然變成癌細胞,或者是引發免疫反應。
更重要的是,PRP從1970年到現在,人們已經有足夠時間確認它是相對低風險的治療方式,而PLT是PRP的進階版,也屬於低風險的治療方式,符合「先講求安全,再講究療效」的醫學觀念。
疑惑3:外泌體跟PLT有哪些差異?
有些人會把外泌體與PLT混為一談,但實際上的機制完全不同。
外泌體是調節細胞生長,以達到再生的目的;用一個簡化的比喻,PLT是提供細胞所需的生長因子,幫助細胞再生。如果把細胞當成嬰兒,那麼能夠再生的細胞就像是睡著的小孩,外泌體是用來喚醒沉睡細胞的鬧鐘,而PLT是給予細胞營養的牛奶。想要促進細胞再生,就需要外泌體與PLT分別扮演不同角色。
本文以介紹醫療新知與衛教宣導為目的,療程效果與方式等,需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
・ 專 家 小 檔 案 ・
唐豪悅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系、史丹佛大學工程與管理科學碩士,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皮膚部研究員、台大醫院皮膚部總醫師,現任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專長為醫學美容,包括光電治療、微整注射、美容手術與各種皮膚問題,包括青春痘、異位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疤痕等。
本單元獲思必瑞特生技公司與超預防醫學.細胞治療諮詢平台贊助。由《科學人》團隊獨立採訪撰稿。
(本文出自2025.01.23《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