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伊朗要求以色列停火…川普:以軍占上風 很難叫他們停手

大罷免726投票…賴清德畢其功於一役 對藍趕盡殺絕

今「夏至」飆36度高溫!未來10天關注熱帶擾動發展 成颱機率曝

從魯蛇變身英文名師 鄭錫懋靠著一關鍵成功逆轉人生

照片提供/鄭錫懋老師
照片提供/鄭錫懋老師

鄭錫懋自嘲年輕時是個「魯蛇」。大學聯考英文只有20分,大學企管系的大一英文被當了3年,微積分修到第7次,遇到好心老師才終於及格;如今,不僅出版英文學習書,還成為大企業指定的英文名師。

暢銷書《英語自學王》作者鄭錫懋用「2266」形容自己的人生。第一個2是曾開設2家補習班,第二個2是出版英文學習書《英語自學王》、《英語自學王2》;兩個6則分別是,大學企管系念了6年,以及當全職爸爸6年。

他自嘲年輕時就就是個「魯蛇」。大學聯考英文只有20分,就讀逢甲大學企管系的大一英文被當了3年,微積分修到第7次,遇到好心老師怕他畢不了業、才終於及格;如今,不僅出版英文學習書,還成為大企業指定的講師,到輝瑞藥廠、台積電等企業上課,學習歷程峰迴路轉、跌宕精彩。

他分享人生「脫魯」的關鍵是,「重複」二字。回首人生的每個際遇和經歷,都不會是浪費,而是某種形式的養分積累,最終等來水到渠成的時刻。

童年很黯淡,離優秀很遠

鄭錫懋自剖,從小不知道該怎麼讀書,缺乏念書的紀律和技巧;直到大六開始自學英文,才慢慢學會學習的方法和習慣。

小一時第一次帶回家的國語考卷只有10分,他笑稱自己的「起點」真的很低。一直到小五前,無論是成績、身高、長相甚至體育表現,沒有一項拿得出手、和優秀沾不上邊。

爸媽賣剉冰的工作很忙,身為長子的他下面有3個妹妹,有2人生病,「能夠好好地活著,就很不容易了;在生死面前,成績算得了什麼呢?」

小五時,迎來人生第一次轉折。半路上遇到國中生欺負他,逃跑時從高處跌落、撞到後腦勺,還去醫院縫針,隔天,他發現自己好像突然開竅、變聰明了,本來看不懂的課本竟然看得懂了,成績大躍進,變成班上前3名的好學生。

升國中時,他考上雲林私立名校正心中學的美術資優班。同學各個從小被精心栽培,家裡經濟條件和文化資源豐厚;第一次段考,他的成績平均90分,卻是班上倒數第3名。「我好像被打回原形,又變成那個不會讀書的孩子,十分自卑痛苦。」

加上,在學校缺乏歸屬感、找不到可以融入的小團體,鄭錫懋變得叛逆、四處生事。有一次段考完當天,他覺得沒有人應該再繼續念書,於是偷偷放水、淹掉晚自習教室,事後整個地下室花了一周才清理乾淨。

見兒子出現偏差行為,國二時爸媽把他轉回彰化田中念。自覺顏面無光的他,心態上幾乎放棄自己,無心學習。

從補習班掃廁所,到上台教數學

所有學科之中,鄭錫懋念得最好的是國文,大學聯考考90分、加權計分後得以考上大學。大學的兩大學分「學業」和「社團」,都修得不怎麼樣:大一英文修到大四才過,微積分修到第7次,差點畢不了業;「相聲社」在他當社長任內倒掉。用世俗眼光來看,就是個魯蛇。

大五起他在補習班打工,當班導師、做行政工作,兼清潔環境、掃廁所。有次老闆看他掃廁所,稱讚他很認真,問他要不要試試教小六的數學?原來,有一位老師突然離職。老闆給他任務,若4堂課上完,還有學生留下來、就可以當老師。

極欲擺脫魯蛇標籤的他,立刻抓住機會,想著如何讓學生喜歡他的課,就在數學題之間穿插笑話;2堂課下來,學生不減反增。

鄭錫懋信手拈來就是笑話哏,這要歸功於他在相聲社的累積。身為一人社團的社長,他做了很多功課,將學長姐留下的相聲舞台劇DVD,《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台灣怪譚》等經典表演,不斷重複、反覆地看,幾乎所有的段子和台詞都能倒背如流。

「看他們如何逗哏、捧哏、抖包袱,理解什麼是幽默;看《台灣怪譚》中李立群一人撐起舞台劇,如何說故事、抓住台下的目光。」鄭錫懋說,這些對於他後來當講師的幫助很大。

鄭錫懋常到校園分享自己的求學經驗,鼓勵孩子。

從教數學,改教英文

鄭錫懋很感謝一個天才少女,改變他的人生。他教國小數學,同時身兼國三班導、幫忙輔導作業;前一晚他想了10分鐘才想出來的題目,隔天那個女生只花了30秒作答。「她讓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教數學,這條路走不遠。」

他唯一確定的是,自己很喜歡教書,把一個人從不會教到會,充滿成就感。不教數學的話,要教什麼呢?他評估,大學微積分被當了6次,英文「只」被當3次,那就朝英文努力吧!

「人生有時候就是需要適當的誤解,不然沒有勇氣再往前走。」鄭錫懋引用許榮哲老師的話:「你相信自己是天才,比你真正是天才更重要。」

學英文不貪快,真的學會後才學新的

他請教補習班的外師如何學好英文?外師覺得台灣人學英文很greedy(貪心),還沒真的學會、就急著學新的;鄭錫懋聽從外師的建議,用3、4個月時間把一期英文雜誌完全弄懂。「回到學語言的本質,不去想文法的考點是什麼,而是不斷地重複,掌握基礎的語感和句子結構。」

接下來,他找來一本英文對話書,在沒看過書的情況下,花40天、將書附贈的CD聽上80遍,才翻開課本,找出哪些字自己沒聽到。很久以後,他發現這個做法和語言學習的理論不謀而合;知名語言學家Dr. Krashen 提倡學第二語言,初期需「狹窄地聽(Narrow listening)」,建立語感和基礎能力,才開始廣泛學習。

鄭錫懋進一步分析自己沒聽到的單字。一種是聽不懂,因為單字沒背過,解決之道就是努力增加單字量;另一種聽不到、聽不清的,是因為聲音出現連音、削弱音、變音等。

為什麼發音會產生這些變化?深入研究之後,他找到一些原則,並發明出10招,用10個成語幫助自己記憶。例如:「母子連心」,母音跟子音要連在一起;「有氣無力」,氣音要弱化去念;「虛無飄渺」虛詞就是模糊地念等。這些方法也被他寫進第一本書《英語自學王》裡。

持續精進英文的3個關鍵

鄭錫懋當兵時,持續努力自學英文,落實3件事:掌握零碎時間;每天聽英文、持續輸入;把握機會輸出。「當時我不懂什麼語言學習的概念或理論,但事後回頭來看,方向恰好對了。」

他隨身帶著小筆記本和筆,將蘋果日報每天的英文對話或笑話、剪下來,抄到筆記本上,一有空檔就拿出來背,站哨時念讀英文。其次,偷偷夾帶MP3,因為是違禁品、被抓到就禁假一周,「用假期當賭注,每晚偷聽英文。」

放假時只要看到外國人,就上前搭訕。收假的路上有一段路是搭公車,車上都是移工和阿兵哥,他會買兩瓶啤酒,確認對方會說英語就坐下來,邊喝邊聊天;火車上較有機會遇到國際觀光客,樂於和台灣人交流。

退伍後,他想挑戰去全英語國家、試試自己的英文程度。身上沒錢的他選擇去印度2個月,一邊旅行、一邊用英文教印度孩子數學,幾乎走遍印度中南部。

這段自學英文、遊歷印度的故事,還應賴世雄老師之邀、登上《常春藤解析英語》雜誌的封面,激勵不少人。而後他回到補教業,累積多年教學及經營管理經驗之後,創辦2家補習班。

退伍後他到印度旅行,一邊用英文教孩子數學。

教兒子英文,從對聲音敏感開始

從英語自學者到後來成為英語名師,很多人好奇他怎麼教兩個兒子英文?「我並沒有刻意教他們英語,」他所做的是,讓孩子及早對聲音有更多元的感受和學習。

「一個從小能夠說國語和台語的孩子,學英文是更快的。」「台語有些入聲字、爆破音,是國語所沒有的;從小會說台語,其唇齒、口腔、肌肉的位置以及對聲音的敏銳度等,都比較好。」

他談到,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四個國家,近年立法推動SoR(Science of Reading,英文閱讀的鷹架),挽救3C世代孩子識字率下滑的問題,學習順序大致分為五個階段:PA(Phonemic Awareness)音素覺察、Phonics自然拼讀、Fluency流暢、Vocabulary and Grammar單字文法、Reading Comprehension文意理解。

所謂的音素覺察,是能夠聽出聲音、辨識聲音、拆解聲音、重組聲音的能力。教學經驗豐富的鄭錫懋指出,比起死記硬背,對聲音敏感的孩子學英文更順利。因此,他常陪孩子玩聲音的遊戲、建立PA音素覺察能力,比方說選一個聲音當開頭,例如b,bed、bell、bear等,讓孩子念出b音的母音組合字,下次換p或 k開頭。

很多人學英文的經驗充滿挫敗,身為過來人,鄭錫懋有感而發地說:「挫折通常跑得比成果更快,別讓孩子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被澆熄了。」

延伸閱讀:

鄉下囡仔變身學霸,成台灣半導體業關鍵人物》史欽泰:童年這些事,影響我一生

當文藝少女變成公務員+三個男孩的媽》作家李夏苹:我希望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勇敢做自己

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語言 補習 英語 英文 人生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