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師斑馬線遭公車撞亡 欣欣客運董事長自請辭職

MLB/大谷翔平第33轟出爐 追平蘇亞雷斯並列國聯之首

MLB/今永昇太封鎖紅襪奪第7勝 鈴木誠也讓出國聯打點王

宋怡慧/酒、友情、春色⋯古人們如何度過小雪? 4首古詩看見溫暖光輝

節氣「小雪」示意圖。記者賴香珊/攝影
節氣「小雪」示意圖。記者賴香珊/攝影

每個節氣都有其獨特的韻致,與時令碰撞的每縷心緒都值得細細品味。當我們懂得以詩人的眼光觀照生活,以智者的胸懷涵泳人生,那些看似尋常的時光,便會綻放出不凡的光采。在小雪的節氣裡,讓我們循著詩人的足跡,在歲月的長河中,尋覓那份屬於小雪的從容與雅致。

清晨推窗,一縷寒意悄然而至。小雪時節,天地間瀰漫靜謐的期待。蒼穹不再似秋日般清朗明麗,卻多了幾分歲月得深邃迷離;大地雖未披上皚皚白衣,卻已暗自醞釀著冬日清冽的氣息。萬物彷彿都在進行一場無聲力量的蓄積,為即將到來的嚴冬儲備著生命的能量。

一、暖意相邀:白居易的冬日之約

在歲序遞嬗之間,小雪悄然而至。從古人的詩文窺見自然界的微妙變化,學會在寒意中尋找溫暖,在靜謐中聆聽心聲,在時序的流轉中感受生命的厚度。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以溫潤的筆觸勾勒出小雪時節最動人的景致: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首小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小雪時節最動人的冬季圖景。詩中的「綠蟻」般游動的新酒氣泡,與「紅泥」小火爐的溫暖相映成趣,描繪出一幅溫馨的室內光景。而「晚來天欲雪」與最後一句「能飲一杯無」的巧妙對話,將室外的寒意與人間的暖意完美交融,道出了在歲寒時節,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情誼。

二、友情的溫度:梅堯臣的深夜叮嚀

在紛擾的塵世裡,小雪時節的夜晚別具意味。當華燈初上,寒意漸濃,我們更需要溫潤心靈的生活儀式。或許是溫一壺清酒,或許是燃一爐香茗,與知己把盞言歡,在蕭瑟的季節裡尋找心靈的慰藉。詩意與節氣在此刻交織成一首動人的韻律,舉杯淺酌彷若品味友情的珍貴,感受小雪的節氣玄妙。在微冷的夜晚裡,我們彷彿更容易觸摸到內心那份恆久的寧靜,甚至體會到天地與人心相通的深邃智慧,在寒夜中尋得一份永恆的安然。

梅堯臣在《次韻和王道損風雨戲寄》中流露出對友人的關切:

小雪才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

詩人以「蕭蕭風雨紙窗穿」的意象,將寒夜的淒清描繪得淋漓盡致,而「共唱新詞飲」則流露出濃濃暖意。末句「切莫相邀薄暮天」,看似詩人尋常的叮囑,實則飽含對有人深情的關懷,讓人感受到朋輩之間相互牽繫細膩的情誼。

三、天地之思:元稹的節氣玄思

在小雪節氣的意境中,天地的運行,陰陽的交替都在遵循宇宙的韻律。若以元稹《小雪十月中》為例,元稹以其獨特的視角,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智慧,要我們接納變化、擁抱當下、保持敏感而不失豁達。

他以虹影的消逝開篇,筆觸溫婉而富有哲理,呈現出對陰陽寒暑的變化,道出天地運行的玄機: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
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詩人以「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的筆觸開篇,虹霓的隱沒並非偶然,正如同生命長河中的每一個轉折,都蘊含著深邃的天機。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道出天地運行的玄機。他以「依」字寫出陰陽相生相依的關係,以「喜」字賦予自然以情感。當我們懂得以包容和理解的心境觀照這種玄妙的轉換,原本的惆悵便會昇華為一種澄明的智慧。而人生何嘗不是在這樣的律動中尋求著平衡?在奔忙與寧靜之際、在付出與收穫之間,每一次的轉折都是一次心靈的淬煉。

當夜幕低垂,那些匆匆掠過的感動,在風聲中重新喚醒。詩人為我們鋪展皎潔的月華灑落銀河,清冽的長風吟過樹梢,這樣清寒而優美的景致,彷彿在召喚我們放緩匆忙的腳步,靜心傾聽內在的聲音。那些在日常中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紛擾的思緒漸次沉澱,生活的真意悄然浮現。

最後,詩人以「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作結,道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幽微心緒。即便有清麗的琴音相伴,有香醇的美酒作伴,心中的愁緒依然縈繞不去。這種情感的表達,在今日看來依然讓人感同身受。在這個物質豐裕的時代,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便利,但心靈的富足卻未必能與之同步。詩人的這份感傷,或許正是對生命本質最深刻的體察,讓我們在千年之後讀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共鳴。

四、春的預言:黃庭堅的生機暗示

小雪節氣,十月梅凌寒獨開,傲霜鬥雪,芳香四溢,這個時節萬物之美正是古今文人墨客讚美的對象。在小雪的晨光裡,黃庭堅以詩人獨特的慧眼,捕捉一幅令人驚歎的天地畫卷。黃庭堅《春近四絕句》,以獨特的視角捕捉小雪時節的生機: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
年華已伴梅梢晚,春色先從草際歸。

他以細膩而靈動的筆觸,將小雪在季節過渡之際描繪得淋漓盡致,小雪不只見證冬日的清寒,又暗藏著春天歸來的暗示:晴空之下,沙地猶存乾爽,未被寒露浸潤;晨曦穿透疏簾,在寒冷的冬晨裡灑落一地溫暖。

「小雪晴沙不作泥」,看似矛盾的景象,恰恰揭示季節更迭時最動人的微妙:寒意雖在悄然累積,卻還未到萬物凝結的時刻。一如人生轉折之際,常常蘊含著這樣既定且微妙的過渡。

「疏簾紅日弄朝暉」,詩人以何等靈敏的心思,捕捉到光影轉換之美。曉光透過疏落的簾櫳灑入室內,在寒冷的冬晨裡織就一片溫暖的天地。那縷縷陽光,彷彿是大自然饋贈給世間的慰藉,提醒著我們: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希望的溫暖也從未遠離。

當詩人寫到「年華已伴梅梢晚」時,筆觸轉向歲暮的蒼涼。在蕭索的季節裡,梅枝的姿態告訴我們:看似的蕭瑟中,往往暗藏著最動人的生機。彷彿用梅枝在寒風中愈顯挺拔蒼勁的姿態,訴說著生命的堅韌,也是對生命韌性的禮讚。

「春色先從草際歸」堪稱點睛之筆。當世人的目光都被傲雪怒放的梅花所吸引時,詩人卻以超凡的慧眼,發現了更深層的生機。這樣的驚人發現,超越單純的自然觀察:復甦往往從最不經意的角落開始,希望常常以最靜謐的方式降臨。

黃庭堅的這首詩,不僅僅是對小雪時節的細緻描摹,更是對生命永恆律動的深刻體悟。從晴沙到朝暉,從梅梢到草際,詩人以敏銳的觀察與深邃的思考,為我們展現充滿希望的天地: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生命的暖意也從未消失;即使在最卑微的角落,春天的氣息也已悄然潛藏。這種對生命永恆律動的感知,正是我們在面對人生起伏時最珍貴的啟示。

小雪時節,雖未必真的降雪,卻是一個承載著豐富詩意的節氣。小雪,不僅是氣候的記號,更是心靈的節氣,教會我們在寒意中尋找溫暖,在變化中把握永恆。古人的詩句,或以溫情相邀,或以景物寄意,或以理法明之,讓我們不僅品讀到節氣的變化,更感受到自然與人事和諧、共融的深刻理解。

霜降過後,寒意漸濃,卻未至酷寒;天地看似寂寥,卻孕育著來年的生機。這正是小雪節氣的獨特魅力——在肅殺與生機之間,在離別與團聚之際,在歲暮與春來之交,編織出一幅人間平衡又的詩意的人生畫卷。

詩人 節氣 小雪 宋怡慧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